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部疾病的病理变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清除与否与胃黏膜病理转归的关系。方法 191例Hp感染的胃炎或溃疡病患者分别随机给予抗Hp或非抗Hp治疗,1年后复查胃镜,病理分型根据悉尼系统。结果 191例患者中,慢性炎症1年后的炎症程度较1年前减轻(P<0.05),其中萎缩和肠化生的程度也较前减轻(P<0.05),但活动性炎症程度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1年后胃镜复查有无Hp清除分为两个队列,Hp......
作者:刘天舒;王吉耀;陈世耀;乐凡 刊期: 2001- 01
-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端粒长度变化及其与细胞内DNA含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病变胃黏膜细胞内端粒长度的差异,以及细胞内DNA含量,探讨端粒行为异常、细胞内DNA含量与胃黏膜癌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Southern杂交分析细胞内端粒长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DNA含量。结果 在172例胃镜活检标本中,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伴0、1、2度肠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胃癌组织的端粒长度,分别是(10.42±0.2)kb,(9.86±0.4)k......
作者:何兴祥;王家;吴捷莉;袁顺玉;艾莉 刊期: 2001- 01
-
重组生长激素与谷氨酰胺协同促进短肠大鼠小肠的代偿
目的 研究添加生长激素(rhGH)及谷氨酰胺(Gln)的肠外营养(PN)对短肠大鼠残存小肠代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2×2析因实验方案,将SD大鼠随机分成STD、Gln、rhGH及rhGH+Gln组,建立PN短肠动物模型。PN6d后行小肠黏膜形态学检查,并行细胞增殖核心抗原(PCNA)测定、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的Northernb1ot测定。结......
作者:顾岩;吴肇汉;谢建新;左焕琛 刊期: 2001- 01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潘托拉唑组(治疗组,简称潘组)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简称奥组),其中潘组60例,应用潘托拉唑40mg,1次/d;奥组58例,应用奥美拉唑20mg,1次/d。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程4周,胃溃疡6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治疗期间每周随访1次,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
作者:上海潘托拉唑临床验证协作组 刊期: 2001- 01
-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E-test进行克拉霉素药敏试验,选取治疗前敏感、治疗后耐药的配对菌株及原发耐药Hp菌株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确定治疗前后菌株的同一性;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探讨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结果 9株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rRNA基因功能区VPCR扩增片段,8株被BsaI酶切,9株均未被Bbs......
作者:史彤;刘文忠;萧树东;徐蔚文 刊期: 2001- 01
-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改变的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前后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雨蛙肽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前后6、24、48、72、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核......
作者:袁耀宗;楼恺娴;龚自华;涂水平;翟祖康;徐家裕 刊期: 2001- 01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多样性
目的 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EG)临床表现多样性、非特异性以及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4例EG患者的病史、l临床表现、生化和特殊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分析E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 EG患者多以消化不良为首发症状,可伴腹泻。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肠梗阻和/或腹水。症状与嗜酸细胞浸润所累积的部位和深度有关。误诊原因:(1)对E......
作者:段丽萍;吕愈敏;王爱英;叶嗣懋;林三仁;胡传松 刊期: 2001- 01
-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胃黏膜病变的多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 327例患者经胃镜及手术的胃黏膜病变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53、p16、bcl-2和环氧合酶同工酶-2(COX-2)蛋白的表达。Hp感染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组织学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而确立。66例伴肠化和/或异型增生患者的标本作细胞图像分析。结果 p53在胃癌中的阳性表......
作者:郜恒骏;缪锟;吕秀珍;赵志泉;白剑峰;孙谷;赵翰林;彭延申;萧树东 刊期: 2001- 01
-
溃疡性结肠炎并左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一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肠外并发症较多,如骨关节病、皮肤病变、眼病和肝脏疾病等,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38岁。因反复脓血便4年,加重1周于2000年4月6日入院。以往无心、肺及糖尿病史。入院后结肠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2.9×109/L、血小板292.2×109/L,凝血酶原时间11.2s,血沉6......
作者:李军婷 刊期: 2001- 01
-
胃嗜酸性肉芽肿并霉菌感染一例
患者男,43岁,农民。于1999年7月24日,因上腹痛伴黑便3d,呕血2次入院。既往有胃病史,3d前无诱因的出现上腹痛,以钝痛为主,自诉解黑便3d,1次/d,量不多;入院当日呕血2次,咖啡色,量约100ml。起病后曾在当地医院口服西米替丁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9kPa,心肺(-),腹平软,肝脾未及,剑突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无异常。......
作者:刘冰;杨辉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大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 2 早期食管癌内镜分型与其浸润深度的关系研究
- 3 肠易激综合征和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腹痛机制的异同
- 4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 5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焦虑抑郁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
- 6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型及评估
- 7 激光诱发荧光与大肠癌的诊断
- 8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致死性血栓一例
- 9 胰腺实囊性肿瘤的CT表现和特征
- 10 《中华消化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组成名单
- 11 胰管刷检标本K-ras基因突变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 12 炎性反应对肝性脑病的影响
- 13 借鉴国际共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 14 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5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胰高糖素样肽-1及结肠组织中其受体的变化
- 16 立足本职,服务读者,创建品牌杂志
- 17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特异性小干扰RNA抑制肝星状细胞表达初探
-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瘦素表达
- 19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环氧合酶表达相关性分析
- 20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趋化因子受体4轴参与胰腺癌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