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年龄段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谱、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谱、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特征分布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332例反流性食管炎门诊患者,分为青年组(18~40岁)、中年组(41~64岁)、老年组(≥65岁).调查患者的症状和危险因素,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3组症状......
作者:叶必星;衡定;姜柳琴;林琳 刊期: 2017- 02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2001年至2015年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随时间变迁的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至2015年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的549例结直肠LST患者的病历资料,按诊断的时间顺序分成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3个时间段,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变亚型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手段.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0......
作者:张菊嫦;王学青;李爱民;刘思德 刊期: 2017- 02
-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在胆酸诱导Apcmin/+小鼠肠腺瘤癌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胆酸对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癌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Apcmin/+小鼠分为对照组和胆酸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饮食,胆酸组在常规饮食基础上添加0.4%胆酸.给药12周后处死,观察两组肠道肿瘤数目、大小和分布情况.HE染色评价肠道肿瘤病理类型,Ki-67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价肿瘤细胞增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炎性细胞因子IL-1p、IL-6和TNF-αmRNA表达水......
作者:王斯南;曹海龙;许梦雀;达彬琳;王伟强;陈雪;鄢芳;王邦茂 刊期: 2017- 02
-
经结肠镜活组织检查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镜活组织检查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的内镜下表现、CT检查特点与术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结肠镜活组织检查诊断为结直肠HGIN,并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且有完整术后病理资料的患者.分析患者的术前CT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类型、病变长径、广基或有蒂病变、淋巴结增大等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并计算术前CT检查对发现结直肠浸润癌的......
作者:刘蔚;王进;王红;陈香宇;李建生;吕帅 刊期: 2017- 02
-
结直肠癌中CD3阳性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88例结直肠癌患者、74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以及6对组织标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3阳性T细胞表面PD-1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小鼠源性CT26结肠腺癌细胞株皮下种植构建结直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后5、8、11、14、17、20d小鼠脾脏和......
作者:吴佳茗;陈卫昌;张光波;李锐;陶丽华;刘忆 刊期: 2017- 02
-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0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10例CMUSE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病变部位、治疗和预后等.结果10例CMUSE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5.1±14.8)岁.黑便(8例)、腹痛(8例)和贫血(9例)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示ESR和CRP均......
作者:吴东;陈丹;刘炜;周炜洵;钱家鸣 刊期: 2017- 02
-
血清微RNA-6503-5p和微RNA-25-3p的水平变化与胃癌的相关性
近年来,微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胃癌组织中的微RNA表达,而少见关于胃癌患者血清中微RNA表达水平变化的报道.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血清微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1].因此,对于外周血循环中微RN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可能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个新策略.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和癌前变化患者血清微RNA-6503-5......
作者:刘忆;赵光耀;陶丽华;吴佳茗;包文霞;钱夷婷;陈卫昌 刊期: 2017- 02
-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与小肠细菌过增长关系初探
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esophagitis,EE)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指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等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炎性反应、糜烂、溃疡等,并经内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发生破损.PPI是治疗EE的首选药物[1],70%~80%的EE患者经过8周PPI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2].小肠细菌过增长(smallbowelbacterialovergrowth,SIBO)是指小肠细菌数增多......
作者:孙士东;王洪艳;毕英杰;杜倩;倪永泽;吴洪芬 刊期: 2017- 02
-
残胃癌65例临床特征分析
残胃癌(gastricstumpcarcinoma)的概念由Balfour于1922年首次提出,十二指肠反流、H.pylori感染、胃酸缺乏被认为参与了残胃癌发病的启动过程.随着残胃癌检出率的逐年增高,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如首次手术术式、原发病类型和部位等,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1-3].但是,关于残胃癌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65例残胃......
作者:周扬;汪洪骏 刊期: 2017- 02
-
超声引导下腹膜活组织检查和肿瘤标志物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
腹水的病因主要有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等.一般通过病史、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和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明确病因,但临床上仍有不少通过常规手段无法明确病因的腹水,被称为不明原因腹水.当发现不明原因腹水时,有时需诊断性开腹手术,对患者损伤很大.超声引导下腹膜活组织检查可获取腹膜组织进一步行病理检查,对确诊很有价值,但并非每次穿刺都可有阳性发现;明显升高的血液和腹水肿瘤标志物可为进一步检查提供参考......
作者:施慧;王震凯;黄鹏飞;陆恒;刘畅;路又可;魏娟;袁柏思;汪芳裕 刊期: 2017- 02
动态资讯
- 1 吲哚美辛对结肠癌细胞成瘤裸鼠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 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和淋巴管浸润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 3 人端粒保护蛋白反义核酸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
- 4 小肠多发脂肪瘤并肠套叠一例
- 5 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小鼠胆总管的表达
- 6 克罗恩病肠道狭窄性质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7 流行病学、食管动力障碍、感觉异常
- 8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信号系统在消化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 9 反义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对肝星形细胞的影响
- 10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泛素、S相激酶相关蛋白2、p27的表达
- 11 粪便检查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 12 成人美克尔憩室所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 13 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14 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Abernethy畸形
- 15 肠三叶因子对氨甲喋呤所致肠黏膜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6 华法林钠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
- 17 妊娠期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安全性
- 18 DNA修复酶表达与8-羟脱氧鸟核苷酸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 19 内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
- 20 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