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肿瘤相关基因NAG6、NAG-7、BRD7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NAG6、NAG-7、BRD7为近克隆的肿瘤相关新基因,对它们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这些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Northern杂交、点杂交方法检测34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这些基因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有61.8%(21/34)NAG6基因表达缺失,NAG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下调(P<0.01),但NAG6表达下调与胃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无......
作者:张晓梅;沈守荣;王晓艳;向秋;李江;谭琛 刊期: 2002- 12
-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胃癌活性的研究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该文探讨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活性.方法从胃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
作者:刘剑勇;张力图;赵荫农;张春燕;李挺;陈建思;张丽生;覃宇周;吴飞翔;唐凯;唐朝晖 刊期: 2002- 12
-
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健康成人24小时胃内pH的影响
目的奥美拉唑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常用剂量为20mg.因此,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洛赛克MUPS,10mg)对健康成人24h胃内pH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Digitrap-perMKⅢ动态pH监测仪观察12例健康志愿者24h胃内pH变化节律,次日晨8时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mg,并复查24h胃内pH.经过1周清洗期后,其中11例受试者再予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10mg,每日1次,连续6d......
作者:李兆申;许国铭;邹多武;尹宁;程能能 刊期: 2002- 12
-
Nimesulide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非甾体抗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不清楚.通过研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Nimesulide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COX-2mRNA表达和c-myc、Bcl-2、caspase-3凋亡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胃癌细胞的凋亡用电子显微镜、AnnexinV-FITC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COX-2基因表达用RT-PCR法测定.c-myc、Bcl-2和ca......
作者:宋军;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2- 12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4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胃癌预后极差,是为常见的肿瘤致死病因.转化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细胞调节功能,包括细胞的生长、分化、粘附、转移、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免疫功能.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4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49例胃癌、20例萎缩性胃炎和17例正常胃黏膜的TGF-β1蛋白和Smad4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
作者:刘华;许春进;陈玉龙;陈荣华;李继昌 刊期: 2002- 12
-
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遗传关联性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食管鳞癌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以阐述其免疫遗传学特征.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136例、食管鳞癌患者42例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湖北汉族人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HLA-DRB1*09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0.2500比0.1397,P=0.028,OR=2053,病因分数=0......
作者:林军;邓长生;朱尤庆;熊平;汪亚平 刊期: 2002- 12
-
pEGFP-C1-反义生存素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转染
目的构建pEGFP-C1-反义生存素(survivin)重组质粒,并转染入人MKN-45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观察转染前后生存素基因的表达及对凋亡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反义生存素核酸治疗胃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今后利用反义基因治疗肿瘤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C1-反义生存素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MKN-45胃腺癌细胞株,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
作者:邹冰;涂水平;谭继宏;马天乐;钟捷;乔敏敏;付华;江石湖 刊期: 2002- 12
-
泮托拉唑钠粉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钠(诺森)粉针剂对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奥美拉唑(洛赛克)粉针剂作对照.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0例,泮托拉唑治疗组60例,其中胃溃疡(GU)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3例,糜烂性胃炎3例.奥美拉唑对照组30例,其中GU9例,DU16例,糜烂性胃炎5例.治疗方法:分别用泮托拉唑或奥美拉唑8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30~60......
作者:上海市诺森治疗协作组 刊期: 2002- 12
-
骨髓来源肝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验证骨髓细胞是否可以转化为肝细胞.方法通过放射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雌性小鼠接受周龄相配的同系雄性小鼠的全骨髓移植后,分别在移植后1、2、4周和2个月分批处死移植存活的小鼠.分别在游离的肝细胞和肝脏的石蜡切片上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Y染色体阳性肝细胞.结果在移植后2个月的小鼠肝脏游离细胞和石蜡切片上均发现有Y染色体阳性肝细胞.数量极少,但确实存在.结论在接受放射致死剂量照射但没有导致严重的急......
作者:朱薇;邱德凯;王亚东;赖卓胜 刊期: 2002- 12
-
老年先天性巨结肠症一例
患者男,75岁.因持续性便秘70余年于2002年3月18日入院.......
作者:陈晓文;李捷壮;智发朝;张振书;陈烨;赵东辉 刊期: 2002- 12
动态资讯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研究进展
- 2 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一例
- 3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控制及预后因素分析
- 4 食管腺癌起源的再认识
- 5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
- 6 150例食管黏膜剥脱症临床分析
- 7 以长期发热、重度贫血伴腹痛为特征的腹膜后纤维化一例
- 8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克罗恩病发病关系
- 9 舒林酸长期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研究
- 10 四磨汤对糖尿病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饥饿素的影响
- 11 结核性腹膜炎致血清CA-125显著增高二例
- 12 活性炭抗癌剂复合物联合电凝、电切、微波治疗食管贲门胃底癌
- 13 联合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 14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预后和糖代谢指标的观察研究
- 15 热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扫描电镜观察
- 16 抑癌基因CHD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定量表达
- 17 构橼酸铋雷尼替丁为主三联一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研究
- 18 2015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19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05年,南京)
- 20 胃腺癌中β-连环蛋白、c-my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