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增殖细胞核抗原、CDK4、P16在毫米波照射肝肿瘤大鼠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毫米波照射对实验性肝肿瘤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4组.第1至3组为诱导肝肿瘤组,二乙基亚硝胺(DEN)喂养14周,第1组为肿瘤对照组;第2、3组分别用毫米波照射大鼠肝区10周和5周;第4组为正常大鼠毫米波照射组.检测肝肿瘤演变过程中肝匀浆的酶学改变,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K4和P16.结果肿瘤对照组有......
作者:戎兰;孙大裕;梅玲;周秉达;陆玮 刊期: 2002- 06
-
芒果甙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诱导
目的观察芒果甙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毒性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探讨芒果甙作为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的可能性.方法用MTT法观察芒果甙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芒果甙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芒果甙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干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芒果甙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株均有毒性作用,并随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毒性作用增强,凋亡也随之增......
作者:黄华艺;农朝赞;郭凌霄;孟刚;查锡良 刊期: 2002- 06
-
奥曲肽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甲胎蛋白合成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研究奥曲肽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对肝癌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生长曲线观察奥曲肽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增殖的影响,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FP)含量,并用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奥曲肽在0005~80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增殖,并能显著减少肝癌细胞AFP合成.奥......
作者:霍立;刘海林;王磊 刊期: 2002- 06
-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回顾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消化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CD3,CD5,CD1o,CD20,CD23,CD45RO,Kappa,Lamda,Cyclin1,Ki67,TUNEL)重新作出病理学评价.同时观察Hp感染情况.结果①MALT瘤共21例,其中胃MALT瘤16例,小肠1例,结肠4例.②胃......
作者:盛剑秋;李世荣;王鲁平;皋兰香;赵晓军;田玉旺;邓永江 刊期: 2002- 06
-
胃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和启动子甲基化与基因不稳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hMLH1突变和甲基化异常与微卫星不稳(MSI)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检测hMLH1突变;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MLH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微卫星DNA不稳.结果68例胃癌中检出hMLH1基因突变3例,突变率为4.4%.hMLH1突变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正常胃黏膜未见hMLH1高甲......
作者:房殿春;罗元辉;李小安;凌贤龙;杨仕明;方丽;汪荣泉 刊期: 2002- 0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1例胃癌及非癌组织手术标本中VEGF16s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t6smRNA表达的平均相对量(1.125±0.356)明显高于非癌组织的表达量(0.760±0.278,P......
作者:宋震亚;闻树群;徐荣臻;钱可大;单江 刊期: 2002- 06
-
舒林酸诱导人肝细胞癌凋亡及对环氧合酶-2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林酸在肝细胞癌化学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人肝细胞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作为研究对象.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舒林酸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分别用Hoechst33258细胞核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舒林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计算相应的细胞凋亡指数(AI);应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观察不同浓度舒林酸作用后细胞内环氧合酶-2(COX-2)和凋......
作者:孙波;吴云林;王升年;张学军;贺恒益;乔敏敏;钟捷 刊期: 2002- 06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慢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评价多种影像学检查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991~2000年间确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129例,分析体外超声(US)、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及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在诊断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结果①EUS和M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性高,与ERCP的一致性较好.②ERCP的敏感......
作者:郭涛;钱家鸣;杨爱明;李景南;陆星华 刊期: 2002- 06
-
雷公藤多甙对(口恶)唑酮诱导小鼠肠炎模型脾淋巴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小鼠肠炎模型体外实验中,雷公藤多甙(MGT)对唑酮(oxazolone,OXZ)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中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类型的影响,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MG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JL/J小鼠,经直肠注入OXZ制成IBD模型;3d后将小鼠处死,即刻取出脾脏,收集脾细胞,将MGT(0.1和0.01mg/ml两个浓度)分别加入培养的淋巴细胞液中,行FILIS......
作者:韩英;宋迎新;陈刚;村田有志;伊东重豪 刊期: 2002- 06
-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1975年6月至2000年12月经结肠镜发现、病理确诊的3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资料,所有病例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5d内行全结肠内镜及病理检查,并于首次检查后2周至2个月内复查大肠镜,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3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为35~84岁,平均......
作者:项平;保志军;徐富星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肥胖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
-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 3 克罗恩病临床诊治策略
- 4 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5 265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内镜诊断价值
- 6 环氧合酶-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7 针刺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疗效评价
- 8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 9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对胃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 窄带成像技术对胃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胃癌及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准确性
- 11 人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三种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生长及作用机制研究
- 12 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和机制探讨
- 13 缺血性肠病的回顾性分析
- 14 采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46例疗效分析
- 15 学习罗马Ⅲ标准,促进功能性胃肠病研究
- 16 小肠多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出血、穿孔一例
- 17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
- 18 胰腺病学杂志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19 108例克罗恩病临床特点及胶囊内镜下表现
- 20 胰腺转移癌4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