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11期

肥胖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

刘冬梅;刘建军;田书瑞;战秀岚;卢芳芳;纪涛;邓昌荣;吴继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体质指数, 食管pH监测, 肥胖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GERD患者在食管压力测定、24 h pH监测、胃镜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GERD(DeMeester积分>14.72)患者196例,根据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18.5 kg/m2<BM 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 I<28 kg/m2)和肥胖组(BM I≥28 kg/m2)。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24 h pH监测,计算DeMeester积分;同期行胃镜检查,食管炎分级采用洛杉矶标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比较,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结果肥胖组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比较,腹段 L ES更短[1.90(0.85,2.45)cm比2.85(2.23,3.20)cm、2.50(1.98,3.0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13,P<0.01)。但3组在LES压、LES长度、食管远端平均波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肥胖组在低位p H≤4所占总检测时间百分比[15.42(10.31,21.49)%]、低位卧位p H≤4所占百分比[14.21(5.75,34.98)%]、低位立位pH≤4所占百分比[14.25(8.19,18.13)%]、低位pH≤4的总次数[106.50(67.00,145.75)次]、长反流时间[28.10(10.90,47.93) min]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9.74(5.35,15.96)%、7.31(3.25,11.80)%、8.45(5.43,17.48)%、72.50(53.00,100.50)次、15.80(9.90,21.28) min]和超重组[11.36(6.74,15.87)%、7.74(2.36,15.05)%、11.27(3.37,14.73)%、85.50(58.75,117.75)次、21.40(11.50,39.9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054、11.181、6.429、6.452、8.246,P均<0.05);肥胖组中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的发生率[均为56.67%(17/30)]高于正常体质量组的36.46%(35/96)和30.21%(29/96),高于超重组的30.00%(21/70)和27.14%(1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39、9.000,P均<0.05),但3组中以哮喘为食管外表现者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Barrett食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组G E RD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比较腹段L ES长度更短,且随着BM I的增加,食管酸暴露也增加,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裂孔疝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