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癌组织FAT10与突变型p53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检测FAT10与突变型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间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T10和突变型p53在6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边缘2~5cm)及正常胃组织(距癌边缘>5cm)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两者表达间的关联性及FAT10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FAT10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61%(3......
作者:季峰;胡裕耀;焦春花;徐勤伟;王子微;陈岳亮 刊期: 2009- 09
-
联合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联合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价值.方法纳入具有烧心症状且食管黏膜无损伤患者44例,首先行MII-pH监测,然后行14d的雷贝拉唑试验(试验结束时烧心症状完全消失定义为雷贝拉唑试验阳性).70名健康志愿者行MII-pH监测的结果作为正常值进行参照.结果根据食管pH监测存在异常食管酸暴露或酸反流症状指数(SI)阳性者20例(45.4%).MII-......
作者:肖英莲;林金坤;彭穗;杨莉;汪安江;胡品津;陈旻湖 刊期: 2009- 09
-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预测指标及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诊断
目的研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关系,探讨预测此类患者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指标.方法分别收集经临床与病理检查确诊的HBeAg阴性CHB合并和不合并肝脂肪变患者56例和60例,分别研究并比较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
作者:郑瑞丹;徐成润;孟家榕;张闽峰;窦爱霞;周琨;陆伦根 刊期: 2009- 09
-
错配修复基因和骨保护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MSH2和骨保护素(OPG)的表达、两者间的相关性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20例胃癌组织中MSH2和OPG的表达情况.结果MSH2mRNA、OPGmRNA、MSH2蛋白和OPG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56.4%、59.6%和55.9%.MSH2和OPG表达均与胃痛的TNM分期、浸润深度、脉管侵犯......
作者:王玲玲;姚根有;危晓莉;张布衣;张秀明;赵敏 刊期: 2009- 09
-
反流性食管炎黏膜上皮中紧密连接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目的观察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跨膜蛋白、胞质附着蛋白-1和连接粘附因子-1)的分布和表达,以阐述紧密连接蛋白在R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220只,分成假手术对照组(10只)、酸反流组(70只)、碱反流组(70只)和酸碱混合反流组(70只).动物于术后3、6、9、14d分批处死,取食管中、下段评估成模率.以透射电镜成像法观察紧密连接形态学......
作者:李飞跃;李岩 刊期: 2009- 09
-
血红素氧合酶-1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在胃腺癌及腹膜转移灶、细胞系及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胄腺癌组织及其腹膜转移灶、转移灶旁无瘤腹膜组织中HO-1的表达,以及46例无腹膜转移的胃腺癌组织中HO-1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腺癌腹膜转移组织及耐药细胞系HO-1的表达.结果胃腺癌及其腹膜转移灶HO-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27......
作者:惠亮亮;白飞虎;杨力;吴开春 刊期: 2009- 09
-
双气囊内镜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双气囊内镜(DBE)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在小肠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1例临床疑似小肠CD患者分别进行DBE和MSCTE检查并作出诊断.结合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在小肠CD诊断、判断病变范围、活动性和并发症等方面的能力.结果DBE与MSCTE对小肠CD确诊率相似,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P>0.05).前者阳性似然比为22.5,阴性似......
作者:徐姝琪;钟捷;唐永华;缪飞;程时丹;张曙;王立夫;张晨莉 刊期: 2009- 09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和肠道黏膜辅助性T细胞表型分析
目的探讨Th细胞各亚群比例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2007年济南标准收集UC患者20例,对照组16例.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四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对肠黏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作表型分析,比较各组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cLPM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Th17细胞比例的改变.结果UC组cLPMC中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3.75%(6.......
作者:付妤;童晶晶;潘琦;王文峰;邹开芳;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9- 09
-
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对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影响
目的前瞻性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根除Hp疗效的影响.方法24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EAC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和OAC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每组120例,疗程7d.继后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巩固治疗3周.胃镜观察2周溃疡愈合情况,结束治疗4周后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利用......
作者:张磊;许建明;梅俏;李球森;胡咏梅 刊期: 2009- 09
-
超声与X线引导内镜胆道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与X线引导内镜胆道引流术的置管成功率、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比较62例超声引导内镜胆道引流术(超声引导组)和54例X线引导内镜胆道引流术(X线引导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胆红素、胆总管内径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62例中54例置管成功,手术前与术后1周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分别为(205.41±115.27)μmol/L及(106.47±82.16)μmol/L(P......
作者:江向武;杨冬华;杨见权;黄卫;汤绍辉 刊期: 2009- 09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1例临床分析
- 2 幽门螺杆菌BabA2/UreI融合基因减毒伤寒沙门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与鉴定
- 3 罗格列酮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对抵抗素的影响
- 4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8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管评估的价值
- 5 白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 6 无创血清学肝纤维化评分系统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
- 7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共识意见(2007,西安)
- 8 肝癌术后7年伴间断发热黄疸5月
- 9 胃癌相关转录因子1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0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11 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前扣带回神经元活化致内脏高敏感的研究
- 12 小探头超声用于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及判断组织粘合剂疗效的初步评价
- 13 放射学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 14 提高国内Barrett食管的诊疗水平
- 15 南宁市大学生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16 人胃腺癌分化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17 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研究
- 18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9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4信号通路表达的研究
- 20 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肠腺癌易感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