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食管曲张静脉微创测压研究
目的研制微创性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并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由气路部分、气敏探头、电路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压力控制手柄组成.采用配对设计,动物实验研究静脉穿刺测压值与贴壁测压值的直线相关关系.临床研究,20例Ⅱ~Ⅳ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曲张静脉贴壁测压值与肝静脉压力梯度值的直线相关关系.以6mm为界,将食管曲张静脉分为两组,对两组食管曲张静脉压力大小进行比较.结果动物实验研......
作者:刘浔阳;朱晒红;黄飞舟;聂晚频;刘波;任树平 刊期: 2001- 07
-
雷贝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钠10mg/d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奥美拉唑20mg/d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患者随机进入雷贝拉唑钠组(治疗组)或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共有137例病人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67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钠片每次1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0mg,每日1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程为4周,胃溃疡为6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症......
作者:雷贝拉唑钠临协作组 刊期: 2001- 07
-
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液高速离心后,进行高效液相分析,色谱柱选用反相C-18柱,流动相为20%甲醇-水溶液,流速为1ml/min,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共测定了251例各种胃内良、恶性病变患者(其中进展期胃癌39例,重度异型增生1例)的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发现荧光光谱有2个峰,胃癌与胃内良性病变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的峰位和峰数基本相同,其差别在于胃癌两峰......
作者:郭慧兰;周丽雅;林三仁;丁士刚;王立新;金珠;耿秋明;赵一鸣 刊期: 2001- 07
-
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胰腺及壶腹疾病患者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的表达,并与常规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70%.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9%,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74%.二者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100%,准确......
作者:李兆申;刘枫;许国铭;孙振兴;周国雄;满晓华 刊期: 2001- 07
-
溃疡性结肠炎中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
目的探讨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按Powell-Tuck评分系统对UC患者疾病活动性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UC和15例对照标本Fas、FasL表达,M30Cytodeath特异性检测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UC组表达Fas、FasL的水平平均为(27.1±2.9)%、(16.5±3.2)%,凋亡指数平均为(3.5±......
作者:严瑾;欧阳钦;陈代云;刘卫平;李甘地 刊期: 2001- 07
-
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和维甲酸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维甲酸受体α(RXRα)在慢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ARγ和RXRα在该演进序列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PARγ和RXRα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18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3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对照研究.结果PPARγ和RXRα于胃癌中的表达率为415%......
作者:幺立萍;吴开春;吴汉平;宋宝华;乔泰东;樊代明 刊期: 2001- 07
-
脾内移植基因修饰鼠胎肝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目的探讨基因修饰(genemodification,GM)胎肝细胞(fetallivercells,FLC)脾内移植途径介导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肿瘤放疗病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恢复提供一种治疗手段和途径.方法将经LacZ或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体外修饰的小鼠FLC脾内注射后,观察其生物学行为.结果①病毒/细胞感染比率(MOI)为50,转染时间为2h时,能获得80%......
作者:李士玉;弭静;曹雪涛;杨忠广;朱学军;张明徽 刊期: 2001- 07
-
Lauren分类法在胃癌CT分期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对本组胃癌患者的螺旋CT(SCT)扫描图像应用Lauren组织临床分类法进行分期及术前评估,旨在提高胃癌CT分期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48例胃癌患者SCT的轴位图像和重建的MPR及SSD图像的观察分析,以Lauren组织临床分类法为基础按TNM对各病例进行分期及术前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诊断符合率为100%,Ⅰ期肿瘤2例,Ⅱ期肿瘤18例,Ⅲ期肿瘤15例,Ⅳ期肿瘤13例,CT分期的......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李振家;柳澄;王涛;马风江 刊期: 2001- 07
-
三联脆组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联脆组基因(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FHIT基因对胰腺癌增殖的抑癌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RC/CMVFHIT质粒转染有FHIT全基因丢失的胰腺癌1990细胞株.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对获得G418抗性细胞进行外源性FHIT基因整合及表达的鉴定.对导入有外源性FHIT基因表达的细胞(1990pFHI......
作者:蔡清萍;李海倩;付志仁;王梁华;焦炳华;徐冠南;张国治 刊期: 2001- 07
-
胆囊收缩素在胃电节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其神经病理学机制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素(CCK)在胃电节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其神经病理学机制.方法在建立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的基础上,用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Ach)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及CCK神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和CCK组大鼠均出现胃电节律失常,异常节律指数及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和CCK组NOS神经显著增加,Ach神......
作者:陈代陆;王振华;夏正武 刊期: 2001- 07
动态资讯
- 1 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 2 鼠萎缩性胃炎生长激素及其受体表达
- 3 原发性结肠冗长的结肠形态病理学分析
- 4 抗氧化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
- 5 磁靶向温度敏感阿霉素纳米微球对裸鼠移植性人胃癌的体内研究
- 6 胃幽门螺杆菌与胃细胞凋亡的研究
- 7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年,广州)
- 8 Vater壶腹部腺鳞癌五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 9 Ⅱ、Ⅲ期直肠癌微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 10 经内镜皮圈套扎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研究
- 1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防治
- 12 重症炎症性肠病诊疗新进展
- 13 2010年成都市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及临床特点
- 14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成人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四例
- 15 Survivin mRNA转染树突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胰腺癌免疫反应的体外研究
- 16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
- 17 自适应性生物反馈训练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心理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 18 化脓性胃炎形成局限性脓肿胃镜下切开引流一例
- 19 神经导向分子Semaphorin5A在人胃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 20 甲状腺癌伴甲状旁腺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