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癌组织中叶酸水平与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叶酸水平与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收集3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癌区、癌旁和外周正常区域组织标本,以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测定人胃癌组织叶酸含量,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THFR基因677(C→T)和1298(A→C)两个常见多态,并以3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的变化及其关系.......
作者:翁玉蓉;房静远;孙丹凤;陈朝飞;朱红音 刊期: 2006- 01
-
蛋白激酶B、Caspase-9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KB)、Caspase-9信号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胃癌细胞对足叶乙甙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足叶乙甙、足叶乙甙和PK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在不同时间段处理胃癌肿瘤细胞SGC7901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非放射性免疫沉淀法检测PKB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9......
作者:李军华;于皆平;于红刚;刘晋;罗和生 刊期: 2006- 01
-
胸苷酸合酶启动基因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中胸苷酸合酶(TS)启动基因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68例结肠癌原发灶TS启动基因,S-P免疫组化检测TS蛋白表达.结果结肠癌TS启动基因存在多态性,表现为纯合子2R/2R、3R/3R及两者的杂合子2R/3R,68例中分别为6例、40例和22例.其中3R/3R所占的比例随Dukes分期而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ukesA:16%,......
作者:余开焕;王卫星 刊期: 2006- 01
-
多潘立酮在增强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对增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促进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的有效性.方法在体实验:将30只Wister大鼠均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多潘立酮组和莫沙必利组.在各组大鼠胃窦、幽门和十二指肠埋植应力传感器,记录MMC及测定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离体实验:应用血管灌流(Krebs-Ringer液、多潘立酮、阿托品+多潘立酮、河豚毒素+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大鼠离体胃十二指肠制备.在胃......
作者:周吕;袁勃;王礼建;张春月 刊期: 2006- 01
-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改变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变.结果76例患者中,38例食管pH异常(占50%),......
作者:汪菁峰;袁耀宗;许斌;孙菁 刊期: 2006- 01
-
急性和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内脏敏感性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了解急性和慢性部分束缚应激对大鼠内脏敏感性以及神经内分泌反应的影响特点和持续时间.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无束缚应激)、急性组和慢性组,通过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评估应激前后大鼠内脏对结直肠扩张(CRD)的敏感性;并通过放免法检测应激前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皮质酮(CORT)水平.结果①20和40mmHg压力扩张时,急、慢性组的AWR评分均显著高于基础水平......
作者:孙燕;柳锋霖;宋耿青;汪步海;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6- 01
-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初步研究
目的不完全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造成胆道不完全梗阻,观察胰腺的病理学变化,为建立胆源性慢性胰腺炎(BCP)的动物模型做初步可行性探讨.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10只)、实验对照组(10只)及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暴露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的根部,游离后用1号可溶性肠线将1枚6号针头连同胆总管一起结扎,然后将针头抽出,关闭腹腔.实验对照组打开腹腔游离出胆总管末端即......
作者:寇毅;李延青;孟敏;马丽丽;石焕;任洪波;傅廷亮;阎明先 刊期: 2006- 01
-
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黏膜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病理性酸反流组及生理性酸反流组,其食管黏膜细胞间隙及桥粒数目等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9例NERD患者及10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并作食管黏膜活检,透射电镜观察标本.图像分析仪测量食管黏膜细胞间隙宽度,同时统计相应间隙中的桥粒数目.结果RE组及NERD组的细胞间隙宽度分别为(2.39±0.42)μm及(2.21±0.......
作者:刘韶辉;熊理守;林金坤;吴金浪;卢德优;胡品津;陈旻湖 刊期: 2006- 01
-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期结肠炎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模型组大鼠用冰乙酸灌肠建立急性期结肠炎模型,实验组给予40mg·kg-1·d-1DG干预治疗.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变化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
作者:原皓;林三仁;吴克香;顾芳;张红梅;高志星;焦建新 刊期: 2006- 01
-
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转导途径中PTCH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目的克隆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基因,构建PTCH基因表达载体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方法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抽提总RNA,经R-PCR扩增出PTCH基因,经纯化、回收目的基因PTCH,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coliBL21-CodonPlusTM-RP,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进行鉴定.结果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
作者:邵建国;李兆申;屠振兴;高军;龚燕芳;许爱芳;满小华;金晶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和人白介素-2基因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 本刊对“通信作者”有关事宜的声明
- 3 甲基转移酶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作用
- 4 直肠原发性浆细胞瘤二例
- 5 慢性胰腺炎的胰酶治疗
- 6 胆囊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
- 7 KAI1基因的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
- 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门静脉高压一例
- 9 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价值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
- 10 炎症性肠病患者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 11 光动力治疗晚期不可切除结直肠癌15例的近期疗效分析
- 12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一例
- 13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 14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 15 15例无消化道出血史的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现状调查
- 16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灌注及食管扩张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 17 寒冷浸水应激对大鼠胃排空及肠肌间神经递质的影响
- 18 生存素基因突变体诱导胃癌细胞有丝分裂障碍的实验研究
- 19 肛门直肠运动协调性障碍与慢性特发性便秘
- 20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肠道气体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