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唐山地区的33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35名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LOX基因G473A的多态基因型。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的GG、GA......
作者:沈艳青;林佳;程光;王国立;李万德 刊期: 2016- 01
-
两种形态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螺杆状和球形H.pylori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行胃镜检查的101例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钳取胃角、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采用HE染色、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形态H.pylori。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螺杆状H.pylori阳性率为47.5%(48/101),球形H.pylor......
作者:朱东兵;王正栋;沙莉;沈小建;谢静 刊期: 2016- 01
-
食管上括约肌测压与15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症状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分布状态,并分析UES测压异常与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检查的158例AC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UES测压异常分为UES测压正常组和异常组,测压异常组再分为UES低压[UES静息压<34mmHg(1mmHg=0.133kPa)]、UES高压(UES静息压>104m......
作者:刘杰;林寒;周玮;张玲;李貌;赵九龙;钱维;邹多武 刊期: 2016- 01
-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与铋剂四联方案临床根除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H.pylori耐药性与铋剂四联方案根除疗效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纳入260例H.pylori感染的患者,对其胃黏膜组织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检测H.pylori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将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入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组。每日予口服枸橼酸铋钾220mg、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各2次......
作者:孟霞;刘改芳;赵丽伟;吴婧;朱新影;孔聪聪;杨亮 刊期: 2016- 01
-
球囊扩张术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43例消化性溃疡并发良性幽门梗阻的疗效
消化性溃疡并发良性幽门梗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自从1982年Benjamin等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幽门梗阻获得较好疗效后,至今已有多篇相关的研究报道,但是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的疗效报道不一。另外根除H.pylori可治愈溃疡病。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采用球囊扩张术联合根除H.pylori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良性幽门梗阻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黄学;贾秋红;刘福建;关航 刊期: 2016- 01
-
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Ⅱ通过影响 Akt 表达调控结直肠癌增殖和侵袭
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Ⅱ(inositolpolyphosphate5-phosphataseⅡ,SHIP2)是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家族的一员,人类SHIP2由位于染色体11q23上的INPP5L1基因编码,mRNA长度为4737bp[1]。研究表明,SHIP2在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以及细胞骨架蛋白的重塑,细胞的黏附和受体介导的内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HIP2通过水解磷脂......
作者:骆洋;秦绍岚;俞旻皓;慕逸飞;王正实;王少华;钟鸣 刊期: 2016- 01
-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155例内镜活组织检查后出血的安全性分析
诊断性内镜检查联合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是低风险的内镜操作[1]。Ara等[2]认为,对于仅使用1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行内镜下活检时不需要停服抗血小板药。2012年日本指南也有类似推荐,该指南引用的相关研究通过评估严重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证实了该类患者行活检术的安全性[3]。但是国内类似报道不多,因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常为高龄,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即使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作者:魏夫荣;徐亚熙;曹锋;陈艳;阮洪军;杜静 刊期: 2016- 01
-
微 RNA-744-5p 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13′非编码区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miRNA-744-5p(基因编号为MIMAT0004945)是仅在人类、仓鼠及小鼠中表达的一种miRNA,人及小鼠序列均为5′-UGCGGGGCUAGGGCUAACAGCA-3′,而仓鼠序列末端缺少一个腺苷酸(A),具有高度保守性。目前已发现,miRNA-744-5p在肝细胞癌、乳腺癌、胃癌中低表达,并预示预后不良[1-3];在宫颈癌及头颈部晚期肿瘤中高表达,推测可能为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
作者:朱龙萍;尤建良;胡萍萍;陈德玉;毛朝明 刊期: 2016- 01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38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改变
胃肠道内栖息的微生物之间保持共生或拮抗的关系,与胃肠道和胃肠外疾病可能有密切联系,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肝硬化、糖尿病等[1-4]。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H.pylori竞争性抑制胃内其他菌群的定植,而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可能参与了PU的发病过程,尤其是参与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但根除H.pylori后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改变和致病机制尚未明了[5-6]。本研究......
作者:李琳;肖淑萍;周晓颖;叶峰;顾慧媛;沈学明;华敏;颜雪方;张国新 刊期: 2016- 01
-
结肠微小癌合并胃间质瘤一例
患者女,59岁。因“间断腹胀伴消瘦3个月”于2014年4月3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腹痛、里急后重,无便血、腹泻、便秘。2014年2月当地医院全消化道X线造影示:胃-食管钡剂少量反流;无力型胃,轻度胃下垂,胃炎。腹部CT示:上腹部局部肠管形态规整并局部造影剂充盈欠佳,余未见明显异常。电子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肝曲可见1.5cm×0.8cm大小的不规则溃疡,基底糜烂,组织弹性略差,......
作者:舒清明;徐薪;杨小慢;陈迪;王寰;罗莉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确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一例
- 2 食管颗粒细胞瘤超声内镜图像的计算机分析研究
- 3 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 4 Hp的耐药性问题
- 5 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
- 6 克罗恩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13例临床分析
- 7 胃副神经节瘤误诊一例
- 8 穿孔素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的表达及意义
- 9 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规范治疗建议
- 10 加强对晚期肝病的营养支持治疗
- 11 胃癌细胞对细小病毒H-1敏感性差异的实验研究
- 12 孤立性结核性胃溃疡误诊一例
- 13 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的影响
- 14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胃电活动与胃排空研究
- 15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佳作——评《实用消化病学》
- 16 具有特殊病因的胃巨大溃疡临床分析
- 17 嗜酸细胞性胃炎一例
- 18 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
- 19 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血症相关性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 20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鸟苷酰环化酶C基因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