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对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作用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10日至2016年3月2日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其中结直肠癌组织标本84份,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对照)19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apG的表达情况.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小干扰RNA组,分别转染......

    作者:伍威;陈敬地;黄振鹏;丁千山;吴露;邓云超;于皆平;罗和生;于红刚 刊期: 2016- 11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和体内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利用过表达和干扰技术,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以及对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的影响,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IGFBP7对胃癌瘤体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干扰胃癌细胞株MKN-28中IGFBP7表达,并建立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pcDNA3.1-IGFBP7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

    作者:贺德志;韩艳妙;李建生 刊期: 2016- 11

  • 改变认知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疾病认知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疾病认知简易问卷(B-IPQ)、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对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入选的412例FD患者疾病认知、生命质量分别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认知干预.随访1年后,患者提供其自觉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当前治疗情况,分析随访前后疾病认知的变化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进......

    作者:李群华;贺国斌;明文;刘倩 刊期: 2016- 11

  • 胆红素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胆红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作用,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合采用BMMSC治疗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将0、10、20、30、40和50μmol/L的胆红素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BMMSC.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胆红素作用后BMMSC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与膜联蛋白Ⅴ和碘化丙啶双标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

    作者:蒯小玲;丁海芳;张健峰;刘肇修;管程齐;毛振彪 刊期: 2016- 11

  • 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叶酸口服3个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对接受H.pylori根除联合叶酸口服3个月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胃黏膜病变转归.方法选取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将其分为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H.pylori阳性组予标准三联根除治疗后再服用叶酸,H.pylori阴性组仅予叶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3、5年进行H.pylori检测和......

    作者:刘庭玉;庄雅;党旖旎;严谨;张国新 刊期: 2016- 11

  • 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7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CXCL)12/趋化因子受体7(CXCR7)生物学轴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肝脏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肠型胃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60份,肠型胃癌转移淋巴结30份,肠型胃癌肝转移组织20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组织中CXCL12和CXCR7的表达.分析CXCL12、CXCR7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作者:辛琪;张勤;张娜;温丽坤;刘贵秋;张传山;战忠利 刊期: 2016- 11

  • 内镜诊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研究发现,根除H.pylori能够降低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风险[1].因此,胃内H.pylori感染状态判断对于胃癌高危患者至关重要.随着胃镜筛查的普及,H.pylori感染相关特征性内镜下表现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根据11个内镜征象[2-4],对因上腹不适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进行H.pylori感染状态内镜诊断,现汇报如下.......

    作者:施宏;谢招飞;黄贺;黄瑞;蔡和利;林楷;郑卫 刊期: 2016- 11

  • Fas表达缺失和人类白细胞抗原E表达促使早期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1-2].近年来,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使其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机体免疫系统能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并消除肿瘤,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原发性肿瘤在宿主体内生长,并易于转移和复发,即肿瘤的免疫逃逸.结直肠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分为结直肠癌细胞免疫原性低下(主要表现为经典HLAⅠ类分子表达缺失或下调和Fas表达缺失),效应细......

    作者:黄任翔;张东阳;李风;肖子理;吴美玲;施冬云;项平;保志军 刊期: 2016- 11

  • 抗蛋白酶3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价值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包括核周型ANCA和胞质型ANCA,所对应的经典抗体分别是抗髓过氧化物酶型(anti-myeloperoxidase,MPO)-ANCA和抗蛋白酶3型(anti-proteinase3,PR3)-ANCA,两者分别是光学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标志性抗体[1].核周型ANCA有助于UC......

    作者:李骥;张蜀澜;吕红;杨红;李玥;唐颢;韦明明;李永哲;钱家鸣 刊期: 2016- 11

  • 对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原发性失应答的克罗恩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CD是一种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IFX)是一种生物制剂,研究证实其可用于治疗多数中重度、活动性CD,疗效确切[1].但仍有部分CD患者对IFX治疗无反应,称为原发性失应答[2].目前IFX原发性失应答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分析IFX原发性失应答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CD的治疗和IFX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春霞;吴小平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