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白细胞介素-23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3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在IB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12名健康人、16例克罗恩病(CD)患者和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NK细胞.体外培养NK细胞,并予空白刺激、IL-23刺激、IgG刺激或IL-23+IgG联合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
作者:杨璇;马俊芬;刘占举 刊期: 2009- 10
-
反流病诊断问卷评分低下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反流病诊断问卷(RDQ)评分低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比较和分析148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22例RDQ积分<12分者和126例积分≥12分者的临床特征.对两者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反食的程度及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RDQ低分病例的不典型症状如胸闷、咽部异物感、嗳气,失眠、焦虑等出现的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①22例RDQ平均积分为7.59±2.48,其中高1......
作者:刘韶辉;林金坤;崔西玉;邱小蕾;丘熙廉;李佩文 刊期: 2009- 10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上海长海医院采用ESD治疗4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肿瘤一次性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2个月溃疡愈合率、局部残留率及复发率.结果ESD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7.7%(42/43),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95.3%(41/43).急性少量出血率及术后延迟出血率均为2.3%(......
作者:施新岗;李兆申;徐丹凤;陈洁;金震东;湛先保;邹多武;许国铭 刊期: 2009- 10
-
儿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要旨.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2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男26例,女3例.初诊时年龄1岁10个月~14岁,中位年龄lO岁.胃肿瘤5例,包括间质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内胚窦瘤1例和P-J综合征恶变1例.肠道肿瘤24例,包括恶性淋巴瘤17例、结肠癌4例和阑......
作者:王会娟;王焕民;秦红 刊期: 2009- 10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Smad3和Smad7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Smad3和Smad7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UC患者的结肠黏膜及16例正常结肠黏膜(对照组)中Smad3和Smad7的表达.回顾性分析Smad3和Smad7的表达与UC临床分期、病变范围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Smad3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与病变范围无相关性(r_s=-0......
作者:魏文俊;许建明;梅俏;汤海涛 刊期: 2009- 10
-
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共68例患者按规定要求完成试验.所有患者基线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正常值.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予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10mg/d(TC≤6.5mmol/L)或20mg/d(TC>6.5mmol/L)口服.对照组患者则不予给药.记录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
作者:刘蔚;张连峰;李建生;王忠振 刊期: 2009- 10
-
胰腺癌血清蛋白质波谱模型的构建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建立胰腺癌诊断模型,寻找与胰腺癌分期相关的蛋白峰并鉴定出新型的肿瘤标志物.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用SAX2蛋白芯片,检测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谱,统计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估诊断价值,蛋白芯片免疫法鉴定差异蛋白峰,ELISA法测定其在血清中的浓度.结果胰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指纹谱比较.......
作者:郭静会;王文静;廖萍;张春燕;靳大勇;楼文晖;张顺财 刊期: 2009- 10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胃平滑肌细胞合成干细胞因子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索样生长因子-1(IGF-1)对胃平滑肌细胞(SMC)及其合成的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解法原代培养胃SMC,在进行-actin鉴定后,IGF-1组于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GF-1(0、50、100、150ìg/L),抗IGF-1组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IGF-1(100μg/L)和IGF-1α受体(IGF-1Rα)抗体(浓度分别为0、50、100,150μg/L)......
作者:李慧;林琳;宁月季;张蔚;徐丽明;李学良 刊期: 2009- 10
-
结肠功能性疾病罗马Ⅱ与罗马Ⅲ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2006年,罗马Ⅱ标准取代了罗弓Ⅲ标准,成为诊断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的新标准并在国际上普遍应用.结肠功能性疾病(CFD)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不单纯依赖检查,转而通过患者病史和症状特点进行诊断是目前该类疾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分析罗马Ⅱ标准与罗马Ⅲ标准在诊断CFD中的异同,以进一步加深埘CFD的了解.......
作者:黄虹;刘劲松 刊期: 2009- 10
-
基因芯片技术在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诊断中的应用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肿瘤复发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目前基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使得利用胃癌患者的基因信息来预测患者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成为可能,并可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余晓云;唐欣;刘通顺 刊期: 2009- 10
动态资讯
- 1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致上消化道出血二例
- 2 可口可乐溶解植物性胃石并文献复习
- 3 G蛋白耦联受体4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4 糖尿病与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关系
- 5 尼曼-匹克病一例
- 6 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进展
- 7 间充质干细胞在消化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8 慢性重度肝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二例
- 9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 10 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关系
- 11 先天抑郁大鼠内脏敏感性研究
- 12 多层螺旋CT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3 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和内毒素的影响
- 14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合并骨髓增生性疾病三例
- 15 结肠癌并支气管胸膜瘘误诊一例
- 16 内镜治疗致十二指肠壁血肿一例
- 17 法呢醇X受体和肝X受体α与胆固醇/胆汁酸代谢
- 18 Caroli病三例
- 19 皮肌炎的消化系统损害
- 20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2009年开始标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