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胰腺癌高危人群外周血K-ras12密码子和K-ras13密码子突变的定量检测和意义
目的探讨胰腺癌高危人群外周血K-ras12密码子和K-ras13密码子突变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有胰腺癌高危因素且诊断明确者160例,其中终确诊胰腺癌36例,慢性胰腺炎(CP)36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6例,其他恶性肿瘤16例,胰腺良性肿瘤13例,胆总管结石13例,其他良性疾病40例.采集所有入选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以肽核酸钳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
作者:朱艳平;王丽华;高军;李泉江;金晶;李兆申 刊期: 2013- 11
-
黏蛋白4 mRNA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联合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胰腺癌免疫反应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黏蛋白4mRNA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联合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构建负载多抗原表位DC疫苗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6例HLA-A2+的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DC.体外转录和扩增黏蛋白4和hTERTmRNA,电穿孔法将两者分别及联合转染DC,培养48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DC中黏蛋白4和hTE......
作者:陈江;郭晓钟;胡志刚;李宏宇;王迪;赵佳钧 刊期: 2013- 11
-
血浆微小核糖核酸155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UC患者外周血血浆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155浓度的诊断价值,及其与U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确诊的UC患者136例,以同期1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抽取入选者全血,分离提取血浆,按照miRNeasy试剂盒说明用吸附柱提取RNA,用miScript反转录试剂盒将其反转录为cDNA,用miScriptSYBRGreenPCR试剂盒以cDNA为模......
作者:叶玉兰;庞智;周春立;郑家驹 刊期: 2013- 11
-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8例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3年经内镜、超声内镜及增强CT检查发现,以向腔内生长为主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8例进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完整挖除病变后送病理检查,术后1、3、6、12、24个月内镜随访.结果108例病变中位于食管27例,贲门8例,胃部59例,十二指肠2例,直肠12例.大径为0.5~5.5cm,平均为2.1cm,操作时间为18~2......
作者:张明黎;王业涛;宋继中;丁西平;王巧民;盛明伶;卫梅枝 刊期: 2013- 11
-
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与胃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和胃鳞状细胞癌属于胃特殊组织类型恶性肿瘤,非常罕见,其发病率不足原发性胃癌的0.5%[1].目前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了11例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和12例胃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来源: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了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患者11例和胃鳞状细胞癌患......
作者:王振兴;周礼鲲;徐笑笑;巴一 刊期: 2013- 11
-
Delta样配体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演进和预后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侵袭转移密切相关.Delta样配体4(Deltalikeligand4,DLL4)是Notch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配体,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是重要的低氧信号传递因子[1].受......
作者:张伟杰;徐桂芳;周志华;陆春雷;田志强;邹晓平 刊期: 2013- 11
-
标准三联疗法联合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
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大多数H.pylori相关慢性胃炎患者在根除H.pylori后可达到治疗目的.但目前一线治疗方案(含标准剂量PPI)的H.pylori根除率仅为80%~85%[1].H.pylori耐药与远期再感染影响了胃炎的愈合和远期疗效,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是H.pylori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根除H.pylori治疗方案耐药率高,且药物本身不良反应大,影响了......
作者:王丹;王放;唐彤宇;徐红 刊期: 2013- 11
-
标准三联疗法和加用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H.pylori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致病菌,且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1].全世界超过50%的人存在H.pylori感染,其中西方国家感染率为25%~50%,发展中国家则高达90%[2].根除H.pylori能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H.pylori逐渐产生......
作者:张丽艳;吴战军;裴长安;翟真真 刊期: 2013- 1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及以叶酸为主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H.pylori的根除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1],但仍居高位.经典的肠型胃癌发生机制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2].本研究拟进一步了解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并观察以叶酸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赵冰;肖淑萍;顾敏;苏静;张国新 刊期: 2013- 11
-
巨大小肠脂肪瘤自发排出体外一例
患者女,60岁,自2012年3月始出现无诱因下反复脐周隐痛,活动和进食后加重.自2012年4月始疼痛部位渐转移至左下腹.无腹泻和便秘.患者自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5kg.2012年4月28日下腹部CT平扫示:降结肠管壁增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管腔内见脂肪成分影.2012年5月3日患者自觉腹痛减轻.2012年5月4日晨患者排便时排出一鸡蛋样大小椭圆形物,有蒂,蒂根部可见少量新鲜血迹.大体病理检查示:排出......
作者:姜俊;彭琼辉;王晓蕾 刊期: 2013- 11
动态资讯
- 1 胃壁脓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 2 大肠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意义
- 3 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损伤与白细胞介素-13调控
- 4 胃黏膜平坦型病变194例的胃镜下诊断和病理分析
- 5 贲门肠上皮化生组织中DAS-1蛋白表达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 6 肠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的内镜下治疗疗效的随访研究
- 7 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进展
- 8 原发性肝癌患者HBV血清学标志、Pre-S2受体与HBV-DNA关系分析
- 9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一例
- 10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抑制赖氨酸羟化酶2 mRNA表达及胶原形成
- 11 转化生长因子-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 12 抗凝、溶栓治疗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 1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网站开通
- 14 鸡卵黄抗幽门螺杆菌-IgY的特性研究
- 15 肝脏神经鞘瘤误诊肝脓肿一例
- 16 前炎症细胞因子对人结肠腺癌细胞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新观念-Maastricht2-2000共识报告
- 18 微RNA-19a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胰腺癌PANC-1细胞药物灵敏性的影响
- 19 PIWI蛋白在人类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次数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