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湖州地区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及根除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H.pylori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总结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根除疗效.方法收集2009、2013、2014、2015年8139例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分析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现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癌、残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淋......
作者:刘江;吴巍;顾掌生;施杰民;蒋海根;刘春燕;张军;何卫美;董梁;吴国栋;周尾梅 刊期: 2017- 12
-
胃镜下活组织检查部位组合与胃炎评价标准和胃黏膜肠化生评价标准分期准确性比较
目的分析胃镜下活组织检查部位不同组合与5处病理活组织检查的胃炎评价标准(OLGA)和胃黏膜肠化生评价标准(OLGIM)分期的准确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因消化不良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按照新悉尼系统取胃体大弯、胃体小弯、胃角、胃窦大弯和胃窦小弯5处的病理组织,判断其萎缩和肠化生程度,并以OLGA和OLGI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
作者:张梦;包海标;赵晶;王霄腾;张烁;孟丽娜;吕宾 刊期: 2017- 12
-
麻醉结肠镜检查传统单次和分次肠道准备患者的胃液残余量比较
目的探讨麻醉结肠镜检查前行分次肠道准备和传统单次肠道准备患者胃液残余量(GRV)的差异.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0月8日至12月30日行择期性同日麻醉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分成传统单次肠道准备组和分次肠道准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RV和肠道准备质量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RV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分次肠道准备组60例,传统单次肠道准备组61例.分次肠......
作者:程春生;薛仕贵;张厚德;董卫国 刊期: 2017- 12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行ERCP的1951例患者,将其分成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组(以下简称抗菌药物组)630例和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组(以下简称非抗菌药物组)1321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51例行ERCP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
作者:徐平平;曾春艳;龙顺华;郭贵海;刘志坚;李国华;陈幼祥 刊期: 2017- 12
-
炎症性肠病患者105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肠黏膜组织维生素D受体和维生素D1-α羟化酶的表达
目的分析IBD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肠黏膜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和维生素D1-α羟化酶(CYP27B1)的表达情况.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的105例IBD患者,其中UC49例,CD56例;缓解期20例,轻度活动26例,中度活动37例,重度活动22例;病变位于左半结肠50例,右半结肠55例.另纳入同期疑似IBD后经排查为健康的4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作者:黄剑平;陈涛;刘懿;吕丽媛;李香;岳文杰;刘杰 刊期: 2017- 12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亚型食管动力异常与反流特点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不同亚型食管动力异常及其与反流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100例rGERD患者,全部行胃镜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和24h食管动态pH值阻抗检测.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难治性内镜检查阴性的反流疾病(NERD)组和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E)组.分析各组食管动力学障碍异常及胃食管病理性反流情况.比较采用£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
作者:李莉;展玉涛;郭宝娜;姜佳丽;陈婧;郭子皓;伍冀湘;张川 刊期: 2017- 12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结合巴氏细胞学分级诊断胰腺实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在缺少快速现场评估(ROSE)的条件下,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结合新的巴氏细胞学分级对胰腺实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因胰腺实性病灶行EUS-FNA并得出细胞学诊断的225例患者.依据病理、影像学检查和随访结果确诊,计算EUS-FNA结合巴氏细胞学分级鉴别胰腺实性病灶是否为肿瘤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作者:叶乔;陈柯;刘倩倩;郁柳;王舒蓓;徐莹;叶廷军;孙蕴伟 刊期: 2017- 12
-
炎症性肠病未定型26例临床特征分析
炎症性肠病未定型(inflammatoryboweldiseaseunclassified,IBDU)是指符合IBD诊断但根据临床表现、内镜(包括内镜活组织检查标本)和影像学检查不能区分是UC还是CD的病例,是一种临床诊断[1].临床上CD和UC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区分[2],但因二者在治疗上的不同又使其正确的鉴别诊断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IBDU的认识,重视其诊治十分重要......
作者:刘玉岚;甘华田 刊期: 2017- 12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catheterdrainage,PCD)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将大量炎性介质、酶、毒性代谢产物引流至体外,减轻对腹膜后神经丛的刺激和胰腺水肿,改善胰腺微循环,从而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1-2].目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已经得到多数内外科医师的认可[3-4].2......
作者:张长青;张葵玲;王育斌;林志金;黄奕森 刊期: 2017- 12
-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其发生率约为1%~6%[1],一般可分为术中出血和迟发性出血(postpolypectomybleeding,PPB).PPB是指内镜下手术后12h至30d内出现的,经检查明确为内镜手术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2-3].息肉切除后PPB发生率约为1%[4],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威胁生命.因此,了解PPB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
作者:桑建忠;张红;周建波;徐磊;宋奇峰;孙晓晖;施亚儿;孙菁 刊期: 2017- 12
动态资讯
- 1 姜黄素与尼美舒利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
- 2 胃肝样腺癌伴肺转移一例
- 3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 4 食管入口癌误诊为下咽癌一例
- 5 一步法内镜标定活检的实验研究
- 6 白细胞介素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 7 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与幽门螺杆菌及淋巴滤泡的关系
- 8 肝硬化患者腹水激活素A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9 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中心临床观察
- 10 2011年美国消化疾病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疾病研究
- 11 急性肺损伤时大鼠肝脏Gαq/11蛋白的动态变化
- 12 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特征研究
- 13 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 1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评价及治疗探讨
- 15 药物性胆汁淤积
- 16 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对SW480细胞应激反应的影响
- 17 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损伤与白细胞介素-13调控
- 18 综合医院原发性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
- 19 白介素-18上调大肠癌细胞Fas配体表达与功能
- 20 超声内镜相关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