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美国白人与中国人原发性结直肠癌病理特点对照
目的比较研究美国白人与中国患者原发性结直肠癌(CRC)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美国克里夫兰佛罗里达1临床中心结直肠外科690例和中国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870例连续完整的CRC患者资料.结果美国白人与中国患者比较:36.3%比26.0%的肿瘤位于近侧(右侧)结肠(P<0.001),63.7%比74.0%位于远侧(左侧)结肠(P<0.001);中位年龄72比54岁(P<......
作者:卿三华;饶开运;蒋会勇;Wexner SD 刊期: 2003- 05
-
慢性肝病与β2糖蛋白Ⅰ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
目的研究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A)与慢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以纯化的人β2GPⅠ为抗原,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β2GPⅠ抗体水平,同时检测ds-DNA、SMA、RNPA的血清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β2GPⅠ抗体水平与对照组......
作者:高普均;朴云峰;曲立科;时阳;杨翰仪 刊期: 2003- 05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机械感觉过敏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黏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和23例FD患者参与试验.电子恒压器测定所有受试者胃机械感觉阈值,根据阈值不同,将FD患者分为胃机械感觉正常组和胃机械感觉过敏组.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受试者胃黏膜中α-CGRPmRNA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探讨α-CGRPmRNA的含量与胃机械感觉阈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压力表示胃机械感觉阈值时......
作者:徐勇;朱良如;钱伟;谢小平;侯晓华 刊期: 2003- 05
-
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Fos和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双标方法,对应激和条件应激肠功能紊乱大鼠及符合罗马Ⅱ标准、连续就诊的发作期IBS患者56例进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肥大细胞活化程度研究,并与对照大鼠和健康对照组及2例无症状超过6个月的IBS患者相比较,观察应激和条件应激大鼠在应激前30min腹腔注射(i.p.)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二钠20......
作者:王伟岸;钱家鸣;潘国宗 刊期: 2003- 05
-
华支睾吸虫病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胆汁中找到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的62例作为诊断观察组,其中47例伴梗阻性黄疸者行EST,为EST组;同期行ERCP检查的1283例非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为诊断对照组;同期34例因单纯华支睾吸虫性梗阻性黄疸手术者为外科手术组.结果6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全部有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而非华支睾吸虫病......
作者:智发朝;李晓林;杨六成;何佐邦;崔西玉;邱晓蕾;林炎;刘旭明;梁浓亮;朱建新 刊期: 2003- 05
-
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排空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排空及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采用4导联胃肠电系统微机分析仪记录胃肠浆膜肌电活动;99mTc-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PECT)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2);采用适宜起搏参数从胃体、胃窦在腹部投影部位输入起搏信号驱动胃电节律.结果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犬的GEt1/2为(79.42......
作者:杨敏;房殿春;龙庆林;隋建峰;李前伟;孙念绪;甘露 刊期: 2003- 05
-
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多中心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影响.方法55例经胃内24h胆汁监测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予以多潘立酮10mg,3次/d治疗4周;B组15例,予以铝碳酸镁1.0g,3次/d治疗4周;C组20例,予以多潘立酮10mg,3次/d及铝碳酸镁1.0g,3次/d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腹胀、上腹痛、恶心及呕吐症状变化,并于治疗后复查胃......
作者:多潘立酮临床协作组 刊期: 2003- 05
-
P物质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时肠黏膜肥大细胞活性的调节
目的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时肠黏膜肥大细胞(IMMC)呈过度活化,P物质(SP)是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调节的胃肠多肽.探讨SP在MOF时对IMMC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酵母多糖腹腔注射法制作大鼠MOF模型,经尾静脉输入SP(剂量为20nmol/kg体重和0.2nmol/kg体重),观察动物肠、肝、肾、肺等器官的病理改变及ALT、Cr、血氧分压(PO2)等指标变化,测定动物外周血和小肠组织组胺及......
作者:蓝程;唐承薇 刊期: 2003- 05
-
牛磺酸对离体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丫啶噔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c-jun、c-fos表达.结果在5~50mmol/L浓度范围内,牛磺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可使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并能明显抑制c-jun、c-fos的表达(P<0......
作者:陈岳祥;张兴荣;谢渭芬;张忠兵;李石 刊期: 2003- 05
-
K-ras基因在胰腺疾病中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胰腺癌、癌旁组织、手术切缘正常组织、慢性胰腺炎石蜡包埋组织的K-ras突变并进行DNA测序确认.结果胰腺癌K-ras12密码子突变率(79.2%)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33.3%,P<0.01),且在切缘正常组织→癌周导管增生→癌周不典型增生→胰腺癌过程中,......
作者:任玥欣;许国铭;李兆申;方裕强;刘枫;屠振兴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 2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140例疗效观察
- 3 姜黄素和儿茶素联合预防二甲基肼诱导大肠癌的研究
- 4 加强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研究
- 5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临床调查分析
- 6 小剂量阿米替林对健康志愿者胃肠功能影响的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 7 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 8 环氧合酶-2抑制剂增强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
- 9 重视肠道衰竭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 10 人胃癌组织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的表达
- 11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 12 微小RNA与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 1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患者肝硬化程度分级的定量研究
- 14 胃腺癌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受体mRNA的表达研究
- 15 胃溃疡患者血浆与胃黏膜中血栓素含量的测定及其意义
- 16 替加色罗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 17 克罗恩病并发缺血性肠病一例
- 18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肠道通透性的变化
- 19 溃疡性结肠炎与感染性结肠炎内镜及病理分析
- 20 吡格列酮对噁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