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癌相关转录因子1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胃癌相关转录因子16(STCAT1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TCAT16在32份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将STCAT16过表达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染至低表达STCAT16的人胃癌细胞株AGS,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转染0、24、48、72和96h空载体组、......
作者:张健锋;张钱峰;蒯小玲;孙中尚;毛振彪 刊期: 2017- 05
-
人微RNA150通过Ras-相互作用蛋白1调节胃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人miRNA对胃癌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45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miRNA和Ras-相互作用蛋白1(RASIP1)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NA150与胃癌肿瘤生物学特征和RASIP1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并转染pcDNA3.1-miRNA150表达质粒,采用MTT......
作者:倪银;张锦丽;孙仁华 刊期: 2017- 05
-
G蛋白耦联受体4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49(GPR4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比较77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PR49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GPR49阳性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为细胞模型,GPR49的配体R-脊椎蛋白1进行体外刺激,采用细胞计数方法分析其对CFPAC-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采用流式细......
作者:田辛辛;李锐;陶敏;居颂光 刊期: 2017- 05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对49例非肝硬化肝外门静脉阻塞并发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肝外门静脉阻塞(extra-hepaticportalveinobstruction,EHPVO)以往曾被归类于非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直至近年才被广泛认识,其严重的并发症是静脉曲张出血[1-2].目前,尽管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已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推荐治疗方法[1-3],但是其用于治......
作者:蔡景治;韩国宏 刊期: 2017- 05
-
结肠镜检查前预防性应用匹维溴铵的随机对照研究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直观和有效的检查方法[1].提高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对预防结直肠癌至关重要[2].但是实际临床工作中,常因肠道痉挛导致结肠镜操作时间和难度增加,使息肉检出率降低,甚至有些操作不能顺利完成.研究发现,结肠镜检查中有2.4%因疼痛不能完成检查,20.7%因恐惧而拒绝再次检查[3].本研究拟通过随机对照研究结肠镜检查前预防性应用匹维溴铵,包括单用、联合,以及不同时段用药,对结肠镜......
作者:王晓林;任莉;任宏宇;刘俊 刊期: 2017- 05
-
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指导价值
食管血管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类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1].患者常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存在潜在破裂出血的风险.传统治疗方法以定期随访、外科手术、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为主.随着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的广泛应用,肿瘤与管壁层次的关系、瘤体影像和回声特点得以清晰显现,可协助诊断血管瘤并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2].在治疗方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
作者:俞珊;任于晗;周辛欣;徐承富;季峰 刊期: 2017- 05
-
腹水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诊断肝硬化后细菌性腹膜炎的价值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0%~30%[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抗生素的使用,肝硬化后细菌性腹膜炎的病死率逐年下降,然而对于未及时治疗的患者,1年后的病死率仍然高达40%~50%[2].早期准确的诊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显著改善肝硬化后细菌性腹膜炎的预后.目前,肝硬化后S......
作者:张正宝;沈晓菲;曹科;傅双;管文贤 刊期: 2017- 05
-
胃黏膜平坦型病变194例的胃镜下诊断和病理分析
在普通胃镜下,通常对胃黏膜明显隆起或凹陷的病变较易识别,而胃黏膜平坦型病变在普通白光下仅表现为浅表隆起、凹陷或黏膜色泽改变,是胃黏膜病变中较易漏诊的特殊类型.本研究对194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加强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认识,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和诊断率.......
作者:钟世顺;梁玮;邓万银;郑晓玲;郑金辉;周煜燊;刘进生 刊期: 2017- 05
-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可以通过显示胰胆管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管良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多数在5%左右[1].虽然ERCP术后胰腺炎多为轻度,但仍有10%的患者会出现重度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作者:熊慧芳;雷宇鹏;李国华;周小江;郭贵海;刘志坚;刘丕;朱勇;曾皓;陈幼祥 刊期: 2017- 05
-
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表现的淋巴瘤四例
例1患者女,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3年余于2014年5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患者3年余前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明显,有上腹部隐痛伴吞咽困难,疲劳、易乏,偶有恶心、呕吐,未予重视,并未就诊.2个月前患者自感上腹部不适和吞咽困难较前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胃窦部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考虑炎性反应.予制酸、护胃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转诊于......
作者:余伟来;虞朝辉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E-钙粘蛋白-连接素复合体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及生存期的关系
- 2 《中华消化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组成名单
- 3 肝内胆管囊腺瘤癌变
- 4 肠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 5 粪便脱落细胞检查方法学及临床意义
- 6 二硝基氟苯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T抑制细胞亚群的研究
- 7 胃窦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一例
- 8 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9 食管颗粒细胞瘤超声内镜图像的计算机分析研究
- 10 麻醉结肠镜检查传统单次和分次肠道准备患者的胃液残余量比较
- 1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应付特征
-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胃上皮化生的关系
- 13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
- 14 乙酰肝素酶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在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15 自噬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的变化及其意义
- 16 白蛋白替代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作用机制
- 17 挚爱消化秉丹心 大医精诚誉杏林
- 18 脱氧胆酸调节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9 综合医院原发性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
- 20 食管鳞癌中鸟氨酸脱羧酶mRNA、内皮抑素mRNA表达和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