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人体和比格犬胃底黏膜组织学形态及其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人体和比格犬的胃底黏膜组织形态和胃主细胞超微结构,了解增龄对胃分泌胃蛋白酶原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消化不良症状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中青年组(20~59岁)19例,低龄老年组(60~69岁)11例,中龄老年组(70~79岁)10例和高龄老年组(≥80岁)10例.另选择19只健康比格犬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中青年组(1~5岁)8只,低龄老年组(6~8岁)5只,高龄......

    作者:庄艳;郑松柏;李小雯;张晓莉;刘菲;肖立;俞彰 刊期: 2016- 09

  •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患者多发性息肉的分布、生长和临床转归规律

    目的归纳总结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JS)患者多发性息肉的分布、生长与临床转归规律,为临床合理诊治PJS患者消化道息肉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17例PJS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息肉分布、生长规律,临床症状,以及临床转归.16例本次入院前未行息肉切除患者全部完成全消化道气囊辅助内镜检查.将消化道分为食管和胃、小肠(近段、中段、远段)、结直肠5部分.计数消......

    作者:张卓超;李白荣;李欣;宁守斌;毛高平;张亚飞;步晓华;唐杰;朱鸣 刊期: 2016- 09

  • 胰腺癌放射治疗致胃十二指肠损伤的胃镜下表现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癌放射治疗所致的急性期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与胃镜下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放射性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因胰腺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112例,分析其胃镜下表现和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0级至5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放射性溃疡发生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放射性胃和十二指肠炎发生率为57.1%(64/112);放射性溃疡发生率为......

    作者:郭小陪;魏华琳;陈晓;邸玉鹏;夏廷毅;周平 刊期: 2016- 09

  • 高脂饮食对大鼠结肠腺瘤形成的影响

    目的了解高脂饮食对大鼠结肠腺瘤发生的影响.方法20只Wistar大鼠均分为2组,一组给予普通饮食,一组给予高脂饮食;两组大鼠连续10周每周腹腔注射1次1,2-二甲基肼(DMH)(每次40mg/kg),普通饮食+DMH为SDT组,高脂饮食+DMH为HFDT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环氧合酶的2表达.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胰岛......

    作者:夏阳;朱庆超;彭佳远;汪昱;钱海鑫 刊期: 2016- 09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与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NAFLD的影响.方法以10、20、40、80、160μmol/LPPC预处理HepG2细胞后24h,联合0.25mmol/L游离脂肪酸(FFA)共同孵育24h,同时设立空白组和0.25mmol/LFFA组.将28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野生组(8只)、甲硫氨酸胆碱缺乏(MCD)组(10只)、PPC......

    作者:许青青;艾罗燕;苏大芝;王晓晗;陈志威;江小柯;林卿;范竹萍 刊期: 2016- 09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球囊扩张治疗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短期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行POEM或球囊扩张的患者,分为POEM组26例和球囊扩张组40例.分别比较POEM和球囊扩张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参数,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组间Eckardt评分(Eckardt评分≤3分为治疗成功的标准),以及胃食管反流症状.同......

    作者:赵威;郑忠青;郭海英;张莉莉;晋弘;刘文天 刊期: 2016- 09

  •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血清H.polyri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PG)检测(ABC法)在预测胃癌风险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因胃部不适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320例.根据血清H.polyri抗体、PGⅠ和PGⅠ/PGⅡ比值(PGR)检测结果分成4组:A组为H.pylori和PG均阴性,B组为H.pylori阳性且PG阴性,C组为H.pylori和PG均阳性,D组为H.pylori阴性且PG阳性......

    作者:王霄腾;蔡利军;吕宾 刊期: 2016- 09

  • 胃蛋白酶原和促胃液素在阿司匹林相关性胃黏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阿司匹林已被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1-2],其所引发的胃黏膜损伤等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3],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与促胃液素在胃肠疾病中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关注[4-5].本研究通过检测口服阿司匹林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促胃液素17的变化,探讨PG和促胃液素在阿司匹林相关性胃......

    作者:刘隽;吴怀国;刁磊;杨彩虹;李诚 刊期: 2016- 09

  • 自噬相关16样蛋白1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的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IBD包括CD和UC,是一组以慢性、反复发作、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异常肠道炎性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易感基因的研究备受关注.2001年,欧洲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同时发现了第1个CD易感基因,即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ucleotide-bindingoligomerizationdomain2,NOD2)[1-2].之后,又发现了自噬相关16样蛋白1(autop......

    作者:胡凤玲;章粉明;单国栋;陈洪潭;杨铭;陈文果;陈李华;许国强 刊期: 2016- 09

  • 雷公藤多苷对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反应的作用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失调,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被破坏,引起的肠组织炎性反应[1-2].临床用药除氨基水杨酸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外,《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3]也推荐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但硫唑嘌呤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雷公藤多苷片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去皮根中提取精制而......

    作者:钦丹萍;张绍珠;周毅骏;杨新艳;杨雪静;张春丽;韩建新;陈方明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