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吡格列酮对噁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
王烜;欧阳钦
关键词:噁唑酮, 吡格列酮, 结肠炎, 凋亡, Fas, Fas配体
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噁唑酮结肠炎的干预,探讨其是否通过Fas-Fas配体(FasL)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参与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经噁唑酮诱导成功的Balb/c小鼠,每组6只,第1组于灌肠后3 d分离结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并在体外用吡格列酮(40μmol/L)处理24 h,采用annexin-V-FITC试验法分析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as及FasL表达;并没未处理的正常小鼠组.第2组(对照组)和第3组(实验组)于灌肠后3 d分别给予二甲基纤维素和吡格列酮(20 mg@kg-1@d-1)连续7 d,结肠炎症的评价包括炎症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改变及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4和IL-5.结果正常小鼠和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LPMC凋亡率、Fas、FasL表达分别为12.89±1.23、70 63±6.24、8.59±5.47和4.25±0 84、62.60±5.85、23.75±10.23;经吡格列酮处理后,分别为40.58±10.32、83.98±11.38、10.04±5.21.对照组和实验组大体形态、组织学损伤、MPO值、IL-4、IL-5分别为2.50±0.55、8.83±0.75、3.81±0.17、216.46±34.32、102.28±25.74和0.33±0.52、4.00±0.63、1.25±0.16、179.36±18.15、61.65±17.45,显示给予吡格列酮治疗后,小鼠结肠炎症明显减轻,IL-4和IL-5明显下降.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可能是一重要的免疫炎症介导子,其配体可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有效的药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