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汉防己甲素和普萘洛尔对大鼠门脉高压作用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PHT)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门脉高压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为研究的重点.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的降低PHT的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约30%的病人对该治疗无反应,配合扩张内脏血管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1].中药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g,Tet)的抗纤维化以及降低PHT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本实验将汉防己甲素和普萘洛......
作者:殷云勤;耿引凤 刊期: 2001- 10
-
兰索拉唑联合甲硝唑和羟氨苄青毒素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及对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相关,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Hp感染可造成血浆中胃泌素的变化,而根除Hp后患者血浆中胃泌素是否有相应的改变,尚不清楚.本文旨在考察兰索拉唑联合羟氨苄青毒素、甲硝唑根除Hp感染的疗效,并对比根除前后血浆和组织中胃泌素的变化,进而阐明Hp感染与胃酸、胃泌素的关系.......
作者:张洁;杜涛;王邦茂;吕宗舜 刊期: 2001- 10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愈合期溃疡患者胃黏膜的影响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小剂量使用肠溶阿司匹林是很重要的,l临床应用也日益普遍.但对于愈合期溃疡患者能否使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值得探讨.为此,我们作了前瞻性临床观察.......
作者:王成章;陆洋 刊期: 2001- 10
-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西方国家约15%~20%的人患有IBS;我国IBS的发病率具体不详,但有逐年增多趋势,北京地区约为7%[1].由于本病发病率甚高,国际上对本病的研究非常重视,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协作.为此,对IBS发病机制的新进展作如下叙述.......
作者:杨云生 刊期: 2001- 10
-
深入开展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首先是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生物学假说上.Correa提出的从慢性胃炎到胃癌发病的序列学说,即慢性胃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在Hp发现之前,便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支持序列学说并得到普遍接受.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亦已得到确认.近10多年来,对Hp与胃癌关系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其中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多数研究证明Hp感染增加胃癌危险性.......
作者:胡品津 刊期: 2001- 10
-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非常复杂,治疗方针变化很大,且发展很快.我国胰腺外科学组在1991年订立了[1].1996年结合Atlanta国际会议的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又对进行了修订[2].本来有分歧的治疗方案到1996年贵阳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胰腺外科研讨会上才取得基本一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1998年拟订了[3].在同年成都第七次全国胰腺外科研讨会上进行了讨论[4],会后两年中,通过胰腺学组巡回讲学团先后到......
作者: 刊期: 2001- 10
-
胃部疾病和手术关系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了解和掌握胃部疾病同外科手术的相关性是内、外科医生必备的基本功.......
作者:秦新裕;雷勇 刊期: 2001- 10
动态资讯
- 1 胃癌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4的硼酸钠转运蛋白成员11和肿瘤蛋白P5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 2 上消化道出血146例的胃镜治疗分析
- 3 基于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的食管高幅蠕动收缩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 4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5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 6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修改稿,2012年3月,上海)
- 7 埃索美拉唑治疗医源性溃疡
- 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应激状态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 9 SLP-2和CDC4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0 关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疾病观念和疾病行为
-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门脉高压性胃病中的作用初探
- 12 5-羟色胺4受体在调节应激大鼠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
- 13 四肢皮肤结节红斑、发热、腹痛、呕血、便血一例
- 14 区域性结肠神经节细胞缺乏所致黏膜肌异常增厚并发肠梗阻一例
- 15 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大会纪要
- 16 Peutz-Jeghers综合征并胃印戒细胞癌一例
- 17 肺癌小肠转移致消化道大出血一例及文献复习
-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 第四讲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若干进展
- 20 吉西他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