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结肠放线菌病误诊为乙状结肠癌一例
患者女,48岁.因左下腹疼痛2年,加重2个月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左下腹疼痛.无腹泻及里急后重.近2个月左下腹疼痛明显加重,大便2~3次/d,稀,少量黏液,并出现午后低热(37.5~37.9℃)与盗汗.无血吸虫感染史.食纳佳,但体重2个月内下降2kg.发病以来无其他系统症状.体检:体温36.4℃,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2/11.5kPa(1kPa=7.5mmH......
作者:周仁荣;殷广福;许正昌;李祥周 刊期: 2001- 12
-
转移性相关基因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
结直肠癌转移是宿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细胞黏附因子CD44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相关.我们运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方法(S-P法)对165例结直肠癌组织用CD44v6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探讨其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苑凤芹;石正;韩策;刘旭研 刊期: 2001- 12
-
幽门螺杆菌诱导大鼠胃黏膜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本研究应用新的大鼠胃黏膜细胞系(OUMS-37),研究幽门螺杆菌(Hp)提取物对胃蛋白酶原合成与分泌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一、Hp菌株及细胞提取物Hp菌株SydneySS-1由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部细菌科横田副教授惠赠,Hela细胞空泡试验证实为VacA阳性.Hp在布氏培养液中增菌培养7d收获,以6000r/min离心30min,弃上清,用20ml冰PBS(pH7.4)洗涤细菌2次,将其置超声粉碎仪......
作者:姜海行;施焕中;李君武 刊期: 2001- 12
-
典型及非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分析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rcinoma,HNPC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约50%,临床上约占大肠癌的5%~15%.由Wathin于1913年首先报道,又称Lynch综合征,根据有无肠外肿瘤分为Lynch综合征1型和2型.为了解国人HNPCC的特征,近年来我们收集了28个典型及非典型HNPCC家系共78例患者,对其临......
作者:崔龙;金黑鹰;孟荣贵;冯跃;徐洪莲;黄伟;喻德洪;阎于悌;王金穗;刘飞 刊期: 2001- 12
-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一种或多种伴癌综合征.为了探讨伴癌综合征对肝癌的病情、预后及临床的影响,我们回顾分析了232例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95年1月~2000年5月住院,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232例.肝癌病期标准:Ⅰ期指无明确肝癌症状及体征的亚临床肝癌;Ⅲ期指已有黄疸、腹水及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介于Ⅰ与Ⅲ期之间者为Ⅱ期.......
作者:甘小玲;王连源;苏红 刊期: 2001- 12
-
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与结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实体肿瘤的持续性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我们既往研究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结肠癌血管生成、转移密切相关[1].研究认为,抑癌基因p53可能参与血管生成的调节.突变型p53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特异地将胚胎肾细胞VEGFmRNA的表达上调50%[2].本研究分析,p53、VEGF蛋白表达与结肠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旨在探......
作者:郑丰平;王俊雅;文卓夫;冯智英;袁世珍 刊期: 2001- 12
-
非甾体类消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影响分析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PU的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有关.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的服用也是溃疡的重要病因.许多研究证明,服用NSAIDs会增加溃疡并发出血2~4倍,但在PU并发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感染所起的作用及其与NSAIDs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尚有不同看法,本文对一组临床PU患者的病因......
作者:周永健;聂玉强;李瑜元;吴惠生 刊期: 2001- 12
-
胰腺结核10例误诊分析
胰腺结核的发病率很低,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术前误诊率高.本文总结,1979~2000年在第三军医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胰腺结核共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西南医院8例,新桥医院、大坪医院各1例),9例误诊为胰腺肿瘤,1例误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宾;张翼军;刘海峰;房殿春;王兴胜 刊期: 2001- 12
-
甘草甜素逆转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探讨
甘草甜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保护四氯化碳(CCl4)及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动物肝细胞损害作用,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性,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及抗病毒作用,但是否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甘草甜素对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
作者:贾道全;罗成福;张正;黄丽彬 刊期: 2001- 12
-
重庆地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与流行病学分析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密切相关.我们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染色、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联合检测重庆地区13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中Hp感染,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疾病与Hp感染的相互关系.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患者136例,男112例,女24例,年龄为20~78岁;毕Ⅰ式残胃41例,毕Ⅱ......
作者:代远斌;任为;向志;郭红 刊期: 2001- 12
动态资讯
- 1 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三联和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20例临床观察
- 2 不同结构卡拉胶对结肠上皮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 3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0例报告
- 4 我国酒精性肝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 5 代谢综合征与大肠肿瘤的关系
- 6 消化道测压技术的发展
- 7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研究肝星状细胞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关系
- 8 p16、CD44V6和nm23-H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
- 9 小肠多发脂肪瘤并肠套叠一例
- 10 首届北京胃肠功能及动力疾病中西医整合医学论坛会议纪要
- 11 精氨酸酶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12 高危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疗效分析
- 13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
- 14 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及肌间神经丛形态学改变
- 15 肝性血卟啉病致急性腹痛的诊治
- 16 多潘立酮在增强食管和下食管括约肌运动的作用
-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
- 18 胃蝇蛆病一例
- 19 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
- 20 加味左金丸对大鼠早期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