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肝性皮层盲一例

    患者男,20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半个月,呕血半天于2001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双下肢浮肿、纳差、乏力.当时未经任何治疗.于入院前半天突然呕血2次,每次约1000ml,为鲜红色带血块,同时解暗红色血便1次,约100ml.既往体健.......

    作者:常昕;康金旺 刊期: 2002- 03

  • 结核致柏-查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24岁.因腹胀半年、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皮疹及色素沉着2个月于2000年11月入院.既往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患者近半年来,反复发热(中、低度热),可自行退热.腹部逐渐胀大,上腹部胀痛不适,双下肢反复出现皮疹,自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斑点,无痛痒.鼻及牙龈易出血,无盗汗及颜面潮红.抗炎治疗月余无效而入院.......

    作者:杨汉;李光仁;黄文峰;徐克强;李子旭 刊期: 2002- 03

  • 天津市部分居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情况

    消化不良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颇受临床医生重视.本调查旨在探讨天津市部分居民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及其发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康信强;刘之武;谢蓓;牛秀英;肖玉艳;何崇 刊期: 2002- 03

  • 叶酸对胃癌癌前状态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叶酸和肿瘤的关系近年报道较多,我们拟在叶酸和胃癌癌前状态组织的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赵建学;刘顺英;单兆伟;沈洪;邵铭;曹大中;俞婷 刊期: 2002- 03

  •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7及细胞周期素H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致活激酶(CAK)在催化已知的各种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分子活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AK的本质是细胞周期素H与CDK7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目前已在多种人体和动物实验模型的恶性肿瘤组织中发现CAK的异常表达[1,2].本实验检测了CDK7与细胞周期素H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分析了它们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尹慕军;王杉;马向涛;叶颖江;梁斌;姜可伟;崔志荣 刊期: 2002- 03

  • 小剂量氟西汀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上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法,目前还主要限于经验性的对症处理.一些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症状迁延不愈,频繁就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类患者常伴有明显心理障碍,临床上被视为难治性病例[1].抗抑郁药物已被用于难治性功能性肠病的治疗[1-3].国内文献鲜见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用于IBS治疗的系统报道.本研究初步观察了小剂量氟西汀(Fluoxetine,......

    作者:王伟岸;潘国宗;钱家鸣 刊期: 2002- 03

  • 外周血有核细胞甲胎蛋白mRNA和白蛋白 mRNA联合分析对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前,肝细胞癌(HCC)患者行部分肝切除和肝移植术后残余肝和移植肝的复发率仍相当高,其原因主要与术前未能检出微转移灶及(或)术中肝癌细胞释放入血有关.因而,如能在术前发现外周血或肝外组织中的微转移灶,将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1].我们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白蛋白(Alb)mRNA和甲胎蛋白(AFP)mRNA,分析它们在肝癌诊断及转移早期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云松;杨大明;姚登福;蒋道荣;吴信华;孟宪镛 刊期: 2002- 03

  • 食管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的研究

    浸润和转移是食管癌晚期主要死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在降解细胞外基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2].为探讨二者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不同分级、分期的食管癌进行了MMP-2、MMP-3、MMP-7、MMP-9和TIMP-1、TIMP-2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美芳;季峰;厉有名 刊期: 2002- 03

  • 白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前已证实,许多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形成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外源性白介素-10(IL-10)干预纤维化大鼠,观察干预前后大鼠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组织学变化,探讨IL-10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一条新途径.......

    作者:张莉娟;王小众;黄月红;陈治新 刊期: 2002- 03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肠道微生态变化及意义

    自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十几年来,根据Hp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根除Hp治疗.然而,从临床上我们发现,目前抗Hp治疗方案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肯定的价值,我们可能低估了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研究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抗Hp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状态及耐药性变化.......

    作者:陈渝萍;梁玉环;龚飞跃;孙达春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