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KAI1 mRNA在消化道肿瘤表达的异质性与其控制转移机制不同有关
......
作者:郭晓钟;徐建华;赵佳钧;刘民培;王迪;李宏宇;邵晓冬;崔忠敏 刊期: 2003- 08
-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多种肽类激素的相关研究
......
作者:林琳;赵志泉;阎验;林征;张红杰 刊期: 2003- 08
-
丁酸钠对结肠癌细胞小肠三叶肽表达的影响
......
作者:李瑾;罗和生 刊期: 2003- 08
-
肠系膜血管病
......
作者:常虹;周丽雅;吕愈敏;王爱英;林三仁 刊期: 2003- 08
-
肝纤维组织切片胶原测定法的临床研究
......
作者:赵治友;汪国运;王金泉;蔡卫民 刊期: 2003- 08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主要促进因子之一,参与多种伴有血管增生的生理与病理过程.例如妇女生殖周期和妊娠过程、伤口愈合过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缺血性心肌病、类风湿关节滑膜炎、Graves综合征等.由于实体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和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例如结肠、胃、胰腺、肾脏、乳腺、肺、膀胱癌中都有VEGF的过量表达,因此近年来VEGF逐渐成为肿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热点.本文旨在介绍近......
作者:马天乐;孙璟;江石湖 刊期: 2003- 08
-
研究自然免疫,探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途径
近年来,伴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病因及病理改变的逐步阐明,一些新的治疗,特别是更有针对性的特异疗法已经问世.目前已经明确:①肠内细菌的存在是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的必要条件;②肠内细菌通过人体内To1l-like受体(TLR)介导的自然免疫系统而致病.因此,深入了解自然免疫系统有助于阐明IBD的发病机制,明确UC与CD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开发IBD治......
作者:韩英;李世荣 刊期: 2003- 08
-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的传统治疗着眼于控制活动性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常用的三类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缓解率分别仅70%与80%左右,佳的维持缓解方案也仅能使复发率降低50%左右,分别约有2/3与1/3的病例终需手术治疗.随着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免疫反应异常等方面研究的重大进展,使IBD治疗从概念到具体措施都发生了......
作者:欧阳钦 刊期: 2003- 08
-
发热、腹胀、呼吸困难
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1d,无腹胀、腹痛,呼吸困难11h,于2002年7月10日13时30分来我院急诊.患者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余年,经常口服抗风湿药,平时活动较少,发病前1周曾口服风湿中药(具体不详),并自感轻度腹胀、乏力、纳差,但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腹泻,未进行诊治.......
作者:姚炜;刘艳秋;林三仁;张莉 刊期: 2003- 08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24小时胃内pH效果比较
维持胃内pH>4是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键.40mg埃索美拉唑是第一个光学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PPI),已被证实较20mg奥美拉唑有更显著的抑酸效果.......
作者:钟捷 刊期: 2003- 08
动态资讯
- 1 阿斯匹林致Reye综合征误诊肝性脑病一例
- 2 联合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价值
- 3 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 4 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地位
- 5 药物性胆汁淤积
- 6 Polo样激酶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 7 肝活检对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临床意义
- 8 长链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异常表达
- 9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型及评估
- 10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
- 11 5-氨基水杨酸在结肠炎癌变模型小鼠中的初步研究
- 1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突变及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意义
- 13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对慢性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6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 14 胃食管反流病动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15 重庆地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与流行病学分析
- 16 食管癌多学科治疗中化学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 17 肝细胞色素P450 1A1、2E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
- 18 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对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 19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关系
- 20 γ-干扰素加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抑制大肠癌细胞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