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评价
目的评价Manning标准、罗马Ⅰ标准和罗马Ⅱ标准诊断IBS的真实性,并对适合我国人群的IBS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724名来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选择性辅助检查.其中402例为IBS患者,134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名为健康者.计算Manning标准、罗马Ⅰ标准、罗马......
作者:许小幸;李定国;周惠清;王彝康;刘清华 刊期: 2004- 12
-
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对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从体外研究的角度探讨幽门螺杆菌(Hp)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胃癌细胞株AGS与Hp和(或)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体外共培养,通过MTT比色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观察Hp和NSAID对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显示CagA阳性的标准Hp菌株NCTC11637能明显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明显升高......
作者:骆智琴;吴叔明;萧树东;童菊芳;罗鸿予;沈冠凤 刊期: 2004- 12
-
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病因比较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和实用价值.方法24例原因不明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胶囊内镜采用以色列GIVEN公司产品.2种检查方法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总检出率为87.5%.......
作者:钟捷;张晨莉;马天乐;金承荣;吴云林;江石湖 刊期: 2004- 12
-
吲哚美辛抗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功能蛋白质组研究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及其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IN治疗组和对照组HCT116细胞的总蛋白,银染显色,采用ImageScan扫描获取电子图像,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分析2组的2-DE图谱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相应的肽......
作者:程艳丽;张桂英;肖志强;李萃;陈松 刊期: 2004- 12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胃癌的关系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IL)-1β-31、IL-1β-511和IL-1受体拮抗因子基因(IL-1RN)多态性在北京地区胃癌患者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地区57例胃癌患者和12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入选患者的IL-1基因多态性情况,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组和......
作者:农芳;周丽雅;林三仁 刊期: 2004- 12
-
环氧合酶-1和前列腺素E2在多潘立酮对大鼠胃黏膜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胃黏膜细胞中环氧合酶-1(COX-1)及前列腺素(PG)E2是否参与其中.方法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分别用多潘立酮0.5mg/kg、1mg/kg和2mg/kg灌胃,3次/d,连续3d.各组大鼠灌入无水乙醇后,肉眼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LI),光镜下观察黏膜缺损深度,并计算黏膜缺损深度与胃壁全层厚度百分比.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胃黏膜PGE2的......
作者:向华;钱伟;陈婕;刘劲松;侯晓华 刊期: 2004- 12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慢性胰腺炎,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外分泌功能检查临床疑为慢性胰腺炎的47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胰腺行细针穿刺取得组织而进行病理学诊断.方法47例患者,男28例、女19例,年龄47~69岁,平均52.3岁,病程在3~21年之间,平均6.3年,临床疑为慢性胰腺炎、胰腺占位病变,并进行了相应的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苯甲酸(BT-PABA)试验、大便苏丹Ⅲ染色及胰腺CT检......
作者:吴杰;贾业贵;李承红;李红燕;陈时;胡赤丁;张勇;甘洪颖 刊期: 2004- 12
-
抗酿酒酵母菌和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联合测定鉴别炎症性肠病的意义
目的联合测定血清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IgG、ASCA-Ig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水平,探索其对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标准化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9例炎症性肠病(IBD,UC10例,CD9例)患者和1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ASCA-IgG、ASCA-IgA和pANC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9例CD患者(末段回肠和结肠......
作者:庞智;皇甫照;郑家驹 刊期: 2004- 12
-
埃索美拉唑对健康志愿者抑制胃泌酸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健康志愿者抑制胃泌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或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连续5d,经过14d的洗脱期后,交叉口服雷贝拉唑10mg或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连续5d.分别于服药首日及第5天连续测定24h胃内pH,并以PCR方法鉴定细胞色素(CYP)2C19基因型.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服药后首日初4、24h和第5天2......
作者:湛先保;李兆申;程能能;杜奕奇;邹多武;尹宁;龚燕芳 刊期: 2004- 12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Th1/Th2漂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是否存在Th1/Th2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方法经结肠镜钳取58例IBS患者及20例对照者的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肠黏膜主要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IBS患者肠黏膜大体及组织学表现与对照相比无明显改变;腹泻型IBS患者升结肠、降结肠、直肠黏膜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
作者:李延青;张海燕;左秀丽;袁海鹏;卢雪峰;李君曼 刊期: 2004- 12
动态资讯
- 1 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白细胞介素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调查
- 2 罗马Ⅲ标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3 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障碍中的表达
- 4 基于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的食管高幅蠕动收缩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 5 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几种白细胞介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 6 胃电图检查及其评判标准(草案)
- 7 白细胞介素-23/-17轴在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作用
- 8 结肠镜发现卵巢畸胎瘤长入乙状结肠一例
- 9 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检测及其意义
- 10 微小胃类癌伴淋巴结转移一例
- 11 56例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 12 回盲部升结肠隐球菌病并肠梗阻
- 13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 14 胃胆汁反流的治疗
- 15 肠易激综合征和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腹痛机制的异同
- 16 关于文稿中统计学符号的使用
- 17 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 18 胃癌计算机断层成像灌注扫描初探
- 19 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 20 髓源抑制细胞与慢性胃炎至胃癌演变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