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疑难性脊柱源性腹痛四例误诊分析
腹痛多由腹腔内脏器的炎症、损伤及肿瘤等原因引起,腹腔外的原因较少,且多不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而造成误诊误治,使患者长期辗转于多科、多院反复诊治无效,形成临床疑难性腹痛.我们对2001年6月到2005年9月,经影像学确诊病因,再经手术或抗痨治疗后证实的4例脊柱源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脊柱源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体征、诊断和治疗的关系.......
作者:李宁 刊期: 2006- 11
-
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观察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是消化科常见急症,是胆系疾病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有资料显示,约30%的BAP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15%[1].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重症及年老体弱患者不能耐受,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一旦发展至重症急性胰腺炎,其死亡率可高达20%至50%.我们自1998年9月至2005年11月早期内镜治疗BAP30例,并与2......
作者:彭文洪;张志刚;徐剑华;陈龙营;杨俊玉;李建忠 刊期: 2006- 11
-
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剂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目前认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涉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黏膜保护功能削弱及胃黏膜损伤因素作用增强等.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2,PAR-2)属于蛋白酶激活受体超家族成员,其受体激动剂可刺激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元,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本实验分别用PAR-2激动剂辣椒素和奥美拉唑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从而为胃黏膜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窦勇鹰;谢立群;李俊美;华建平;海鸥;李华 刊期: 2006- 11
-
结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4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某些肿瘤细胞中表达,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结直肠癌、结直肠良性肿瘤组织标本中CXCR4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4表达水平与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正荣;杨春康;戴起宝 刊期: 2006- 11
-
溃疡性结肠炎与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及Cajal间质细胞关系研究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炎性细胞因子增高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时结肠黏膜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NO),加重黏膜损伤[1].有研究发现,UC患者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出现异常,并参与合成NO,且作为NO的靶细胞而起肠功能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UC患者血清、肠黏膜中N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变化,探讨ICC与其的关系.......
作者:刘建生;田怡;冯丽;张晓红;刘进;袁耀宗 刊期: 2006- 11
-
单纯性肥胖症近端胃功能变化
单纯性肥胖症的基本发病机制是由于食物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食物摄入量直接与胃功能有关.胃容受性和顺应性增加在肥胖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53例单纯性肥胖症志愿者行胃底机械性扩张,探讨单纯性肥胖症近端胃功能的变化.......
作者:常丽丽;姚树坤 刊期: 2006- 11
-
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
应用13C呼气试验定量测定肝功能,可获得完全量化的数据,具有安全、定量、可重复应用的优点,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我们从2002年1月开始进行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运祥;黄留业;崔俊;吴承荣 刊期: 2006- 11
-
外源野生型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基因对人胰腺癌PC-3细胞生长的作用
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53up-regulatedmodulatorofapoptosis,PUMA)是新近发现的Bcl-2家族BH3亚家族中的成员,是p53的靶基因,可被内外源性p53快速诱导,具有强大的促凋亡作用[1,2].研究发现,PUMA基因在许多肿瘤细胞系中低或不表达,转染外源性PUMA基因后,细胞凋亡被促进,动物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检测了胰腺癌组织中P......
作者:张克君;李德春;朱新国;朱东明;赵志泓 刊期: 2006- 11
-
计算机辅助控制胆囊结石自动灌注溶石仪体内外溶石的实验研究
胆石症是我国的常见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均属于有创性手段,且均有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因此,胆石病的非手术疗法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我科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控制胆囊结石自动灌注溶石仪(DRY03A胆石溶解仪)进行体内外溶石试验,为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金清龙;吴荻;牛俊奇;所剑;赵刚;顾青;闫红青 刊期: 2006- 11
-
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程度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炎症性肠病(IBD)是病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本研究对血小板参数与IBD的活动性是否关联作临床研究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选取本院近5年确诊为IBD患者160例,其中UC85例,CD75例,均符合2000年成都会议标准[1],同时选取入住我科非IBD患者121例.......
作者:陈隆典;杨英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克罗恩病的病因发病因素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 2 胃食管反流病
- 3 胰腺生长抑素瘤一例
- 4 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 5 胃幽门螺杆菌与胃细胞凋亡的研究
- 6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
- 7 胃窦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一例
- 8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解读:发病机制
- 9 S100A12在溃疡性结肠炎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0 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诊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1 广州地区儿童十二指肠双糖酶活性水平研究
- 12 胃癌细胞中环氧合酶-2对延迟整流性钾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
- 13 哈萨克族食管癌中高迁移率蛋白A2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
- 14 人乳头瘤病毒与大肠癌的发生及病理组织学相关性的研究
- 15 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抗体与胃炎性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16 巨大十二指肠腺瘤一例
- 17 沉痛追悼胡家露教授
- 18 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 19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 20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一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