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β-榄香烯对肝星状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异常生成和积累的结果,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s,HSC)为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细胞.......
作者:杨玲;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6- 08
-
颅脑手术对患者胃酸、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与胃酸分泌、胃黏膜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监测颅脑手术患者胃酸、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分析颅脑手术患者胃酸、ET及CGRP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探讨其与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阳惠湘;罗丹;邹益友;张桂英 刊期: 2006- 08
-
5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分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生率占全身肿瘤的0.07%~0.20%.肿瘤组织来源广泛,加之面积大、位置深,使早期症状隐匿,辅助检查准确度受限,因而早期诊断困难.据文献报道,1/3病例被误诊而未接受正确治疗[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2004年间所有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PRT,以提高PRT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文治;操寄望;罗和生 刊期: 2006- 08
-
胃壁脓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胃壁脓肿是胃壁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化脓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疾病.现将我院1例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作者:戴宁;姜源 刊期: 2006- 08
-
胃癌中抑癌基因PTEN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胃癌发生涉及多种抑癌基因、癌基因的异常表达.PTEN作为一种广泛的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失活现象.其失活原因除突变、缺失外,DNA异常甲基化可能是其失活的第三条途径.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胃癌细胞和组织中PTEN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改变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胃癌的发生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作者:刘芬;于皆平;于红刚 刊期: 2006- 08
-
溃疡性结肠炎与感染性结肠炎内镜及病理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C)在临床上已成为消化科常见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感染性结肠炎(IC)能获得病原菌的阳性率约占8.8%1[1].两者相互误诊较常见[1,2]前者多反复发作,后者可治愈,鉴别两者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比较两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的差异.......
作者:贺国斌;欧阳钦;周继雍 刊期: 2006- 08
-
以蛋白丢失性肠病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文献复习
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enteropathy,PLE)系由肠淋巴管扩张、淋巴瘤、严重右心室功能衰竭、腹腔结核或炎症性肠病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蛋白渗漏到胃肠道而导致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的一组疾病.......
作者:李玲;郑文洁;茹晋丽 刊期: 2006- 08
-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肠道通透性的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与内毒素有关[1,2].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肠道.有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及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增加.现尚少有对大鼠NASH各阶段肠道通透性动态变化情况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动态观察了NASH模型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变化,旨在探索肠道通透性改变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金希;厉有名;虞朝辉;吕国才;徐磊;金杭斌 刊期: 2006- 08
-
肠黏蛋白Muc3羧基末端翻译后蛋白酶切过程的鉴定
像人类的Muc3一样,啮齿类动物黏蛋白Muc3是一种细胞膜相关性黏蛋白,它与Muc4(即它的啮齿类动物rMuc4)、Muc12、Muc13和Muc17细胞膜上的黏蛋白相似,有某些共同结构特点.......
作者:汪荣泉;房殿春 刊期: 2006- 08
-
横结肠癌16例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
横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漏诊、误诊.现就横结肠癌患者经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前误诊或漏诊的原因进行总结,以探讨减少横结肠癌延误诊断的方法.......
作者:浦江;孙涛;付山峰;肖海娟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发病的季节性及相关气象因素的影响
- 2 肝淀粉样变性患者肝活组织穿刺后出血一例
- 3 外源性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对胃癌细胞株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上皮8-羟-2-脱氧鸟苷增加
- 5 埃索美拉唑在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胃黏膜损伤中的临床疗效
- 6 性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7 一个新兴的治疗措施:粪菌移植
- 8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 9 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信号传导通路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环氧合酶表达的影响
- 11 大肠癌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研究
- 12 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研究现状
- 13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 年,北京)
- 14 CD95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 15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高效表达及活性评价
- 16 儿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 17 细胞角蛋白8介导的紧密连接蛋白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诱发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
-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胆结石患者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19 广东佛山地区肠易激综合征致病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 20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