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
  • 简易智能测试在诊断轻微肝性脑病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诊断轻微肝性脑病(MHE)的有效数字连接试验(NCT)-A、数码符号试验(DST)等简易智能测试的正常范围.方法选择至少接受9年以上教育的健康志愿者160名,按年龄分为<35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和55~64岁组,全部接受NC-A、DST等简易智能测试,建立与年龄相关的正常人群均值及标准差,以均数±2标准差作为MHE的诊断标准,用于检测106例肝硬化患者.结果160名健康志愿......

    作者:保志军;邱德凯;马雄;张赣生;顾廷;于晓峰;范竹萍;李继强;曾民德 刊期: 2006- 09

  • 慢性胃炎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胃动力功能及有关因素的多中心调研

    目的调查慢性胃炎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胃动力功能,并探讨有关的发病因素.方法对全国25家医院门诊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745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消化不良症状,分析胃黏膜糜烂和非糜烂患者的症状、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排空功能以及有关因素的影响.结果745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常见症状是饱胀感、上腹不适、上腹痛和嗳气,分别占73.4%、63.1%、61.3%和52.2%;除上腹痛和嗳气外,慢性胃炎有......

    作者:中华医学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Group; Digestive Disease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期: 2006- 09

  • p15INK4B基因转染联合亚砷酸对人食管鳞癌的协同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p15INK4B(p15)基因转染与亚砷酸(As2O3)联合应用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p15转染EC109细胞,稳定筛选后加入2μmol/LAs2O3.PCR检测外源p15基因cDNA,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P15蛋白的表达.用MTT、集落形成实验和透射电镜检测p15基因转染联合As2O3对EC109细胞增殖和凋......

    作者:刘铁夫;张学彦;孙丽萍;于旸 刊期: 2006- 09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与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SP)、Th1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经结肠镜钳取77例IBS(20例感染后)患者及30例对照者的降结肠和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肠黏膜SP与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IBS伴腹泻型患者结肠黏膜SP、IFN-γ和IL-2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IFN-γ和IL-2......

    作者:魏良洲;鞠辉;戴素美;王利华;刘希双;李延青 刊期: 2006- 09

  • 二磷酸尿苷葡萄糖苷转移酶1A7基因多态性与国人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二磷酸尿苷葡萄糖苷转移酶(UGT)1A7基因第1外显子3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国人结直肠癌(CRC)的相关性,及其在我国自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以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位基因特异PCR和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联用分析技术对140例CRC患者和280例正常对照者的UGT1A7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RC患者携带变异等位基......

    作者:金明娟;陈坤;张勇晶;徐虹;张爽爽;任艳军;马新源;姚开颜 刊期: 2006- 09

  •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在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lymphoidtissuechemokine,SL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R-PCR半定量法检测、比较结肠组织中SLC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法定位比较SLC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SLCmRNA表达量(0.846±0.07)与对照组(0.312±0.12)相比明显升高(t=3.86,P<......

    作者:陈锡美;葛步军;杨长青;吴剑 刊期: 2006- 09

  •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胰腺星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对胰腺星状细胞(PSC)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从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分离PSC并检测其AT1的表达,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氯沙坦干预后检测其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②90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后2组胰管内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成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无菌蒸馏水.于制模后第......

    作者:张汝玲;刘文滨;王兴鹏;吴恺;龚自华;吴丽颖;董育玮 刊期: 2006- 09

  • 基因芯片研究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HSC,分为对照组、TGF-β1组(5ng/ml)、TGF-β1(5ng/ml)+甘草酸(100μmol/L)组,10h后分别收集细胞抽提总RNA.应用针对于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的GEArrayTMQ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甘草酸作用后HSC中TGF-β信号......

    作者:董玲;孙剑勇;杜施霖;王吉耀 刊期: 2006- 09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嗜铬细胞数量及功能改变

    目的探讨作为5-羟色胺(5-HT)重要来源的肠嗜铬细胞(EC细胞)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黏膜中的改变.方法对15例健康志愿者和33例FD患者进行研究,免疫组化法染色并计数EC细胞.电镜观察EC细胞超微结构.结果FD患者近端胃黏膜EC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12.5±2.1比8.3±1.4,t=2.353,P<0.05).FD患者EC细胞染色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3.72±0.42比2.61±......

    作者:朱良如;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6- 09

  • 小肠肿瘤诊断:双气囊小肠镜与其他检查手段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诊断率和准确率.方法对59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有34例和17例患者分别同期行插管法小肠稀钡灌注或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分别由专职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34例小肠稀钡灌注检查者中,19例诊断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55.9%,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3.2%(12/......

    作者:钟捷;张晨莉;曹韵;孙波;程时丹;张曙;唐永华;吴云林 刊期: 200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