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布-加综合征64例临床分析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由肝静脉(hepaticveins,HV)或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阻塞性病变引起的以IVC、肝后性门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BCS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BCS是指单纯HV狭窄,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而各种原因导致的HV和(或)HV开口及以上水平各种类型的IVC阻塞称为广义BCS[2]......
作者:彭涛;刘玉兰 刊期: 2007- 11
-
胰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及其表达研究
在胰腺癌多步骤、多阶段发生过程中有多种肿瘤相关基因参与.p16基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大量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中p16基因通过突变、缺失、高甲基化等方式失活,造成p16蛋白功能丧失,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恶性生长.......
作者:刘枫;李兆申;屠振兴;许国铭 刊期: 2007- 11
-
加味左金丸对大鼠早期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已知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因此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早期干预或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Hp有利于减少胃癌发生,可使胃体部萎缩进展缓慢,但对胃窦部萎缩的作用仍存有争议[13];而对Hp阴性者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一芳;项尊 刊期: 2007- 11
-
拉萨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与胃癌、胃淋巴瘤、消化不良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由于拉萨地处高原地区,当地居民饮食习惯与内地有所区别.本研究旨在探讨拉萨地区Hp感染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彭华;李素芝;陈友伟;德庆央宗 刊期: 2007- 11
-
粘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质粒转染抑制肝星状细胞周期进程及机制研究
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磷酸化后,对多种类型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如促进增殖,正性调控细胞周期,增强粘附、迁移,控制凋亡等[1,2].粘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AK-relatednon-kinase,FRNK)是FAK的内源性抑制剂[3].本研究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刺激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
作者:霍晓霞;张晓岚;申建刚;魏娟 刊期: 2007- 11
-
内镜下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胃癌在我国属高发恶性肿瘤,且早期诊断率较低,内镜诊断率低于10%.目前胃镜检查已在基层普遍开展,如何确定胃癌早期表现及规律,有效提高内镜下早期癌检出率,是内镜临床工作者需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24例早期胃癌内镜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内镜特征及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方法.......
作者:何建华;胡复兴;章顺南;朱锐冰;丁惠玲 刊期: 2007- 11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尤其是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在遗传易感宿主通过异常的黏膜免疫反应引起肠道炎性反应.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其在脂代谢、糖代谢、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谢勇;周南进;周小江;陈江;朱俊;吕农华;王崇文 刊期: 2007- 11
-
人类核酸外切酶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的研究
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疾病,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是反映个体肿瘤遗传易感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认识肿瘤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兴顺;程牛亮;梁小波;解军;赵彩虹;张悦红;李美宁 刊期: 2007- 11
-
腹腔镜手术探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常由腹部手术、创伤、炎性反应、出血等所致.梗阻的解剖因素不会因非手术治疗而消失,即使暂时缓解,也常反复发作且不断加重.因此,探索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方法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洪明;孙小林 刊期: 2007- 11
-
急性乙醇性胃黏膜损伤中三磷酸腺苷合成酶6和8亚基的表达
乙醇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一个常见因素,它可通过多种机制损伤胃黏膜,氧自由基(oxygenfreeradical,OFR)对胃黏膜的氧化应激作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线粒体是细胞内易受乙醇作用而损伤的细胞器,其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又是细胞内乙醇相关氧化应激的主要目标.......
作者:何绍珍;任建林;潘金水;施华秀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大麻素1型受体在应激大鼠内脏敏感性调节中的作用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与胃窦部动力
- 3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 4 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治疗断流术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
- 5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治疗
- 6 乳糜泻的筛查
- 7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 8 胃癌病人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表达与透明质酸浓度变化的研究
- 9 尼美舒利和5-氟尿嘧啶联用对胃癌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及机制
- 10 汉黄芩素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中活性氧水平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变化
- 11 胰腺巨大结核脓肿一例
-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规范治疗建议
- 13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概念及病因
- 14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胃癌侵袭中的作用
- 15 环氧合酶-1和前列腺素E2在多潘立酮对大鼠胃黏膜保护中的作用
- 16 《中华消化杂志》入驻丁香客微博
- 17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7及细胞周期素H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 18 整合医学对提升胃癌诊疗水平的促进作用
- 19 门脉高压大鼠胰岛功能障碍的研究
- 20 大鼠成体干细胞食管下段移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