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迷走神经背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抑制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
迷走神经背核(DMN)是重要的内脏运动核团,参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SS)不是通过迷走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发挥抑制其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效应,而是在中枢发挥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1].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八肽奥曲肽,观察DMN注射SS对基础状态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小燕;李兆申;王伟忠;邹晓平;屠振兴 刊期: 2007- 04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瘦素、功能性瘦素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危重,发展快、病死率高.SAP发病机制不甚清楚,近年研究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和免疫功能紊乱在SAP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度活化的炎性细胞及炎症因子对SAP的预后有重要影响[1].瘦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时水平明显升高,炎症诱导瘦素产生,瘦素可能发挥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2-4].本研究探讨瘦素及其受体(OB-R)在SAP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路琴;阴赪宏;诸欣平;张淑文;王宝恩 刊期: 2007- 04
-
CARD15基因突变与中国人克罗恩病易感性的关系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多基因决定的疾病.近年来,位于染色体16q21的胱冬蛋白酶激活与募集区(caspaseactivationandrecruitmentdomain15,CARD15)基因作为第一个与CD相关的基因被多个实验小组所证实[1].CARD15基因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nucleotide-bindingoligomerisationdomain-1/apo......
作者:郑家驹;赵凝;庞智;吴士良 刊期: 2007- 04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表达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活化后可调控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1].PPAR超家族有3个亚型:即PPAR-α、PPAR-δ(又称PPAR-β或NUC-1)和PPAR-γ,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PAR-α具有调节脂肪......
作者:孙龙;迟宝荣;杨世忠 刊期: 2007- 04
-
结肠脾曲癌金属支架植入一例
患者女,51岁,因腹胀、腹痛1个月加重伴停止排便2周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上腹部CT示:肝肿大,肝内广泛多发转移病灶,大直径3cm;腹腔淋巴结肿大,少量腹水.腹部平片示:腹腔多发小气液平面;右髂骨转移病灶.胃镜、胸片检查无特殊发现.结肠镜提示:结肠脾曲结节状隆起,环肠壁全周,肠腔明显狭窄,肠镜无法通过;病理提示结肠腺癌.......
作者:蔡洪培 刊期: 2007- 04
-
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四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发热、腹痛、贫血、黑便、消瘦等,以急性胰腺炎发病少见.本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4例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幼祥;吕农华 刊期: 2007- 04
-
盲肠黏液囊腺瘤伴阑尾先天缺如一例
患者男,64岁,因右下腹胀痛、停止排粪排气3d入院.14年前因右下腹疼痛在外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未找到阑尾,盲肠部发现豌豆大小包块,考虑淋巴结炎,关腹后经抗生素治疗症状消失.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轻度膨隆,肝脾未扪及,右下腹可触及8.0cm×8.0cm大小包块,质韧,周边尚规整,表面光滑,活动度受限,触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可闻及高音调肠鸣音,偶可......
作者:杨永耿;熊元治 刊期: 2007- 04
-
表现为胃肠道静脉曲张出血的腹膜后纤维化一例
患者女,65岁.因乏力、黑便2个月余入院.患者2005年1月出现乏力、黑便,在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Hb)52g/L,溶血性贫血全套正常,骨髓穿刺示增生性贫血,骨髓活检及血涂片未见异常;输血后Hb恢复至93g/L,乏力好转,但仍有黑便.1个月后,患者再次觉乏力明显,查Hb为55g/L,大便潜血(+),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4月初出现5次黑糊样便伴鲜血便,总量300~400ml,伴乏力、虚汗等,为进一步......
作者:王强;郭涛;鲁重美 刊期: 2007- 04
-
以顽固性腹泻、低钾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一例
患者女,51岁,以反复腹泻半年,加重伴下肢无力2个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成形软便.近2个月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达10次以上,为稀水便.间断出现四肢无力,以下肢为主,严重时不能站立.近半月来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样物.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来院.入院体检:慢性病容,右侧额纹变浅,右眼睑下垂,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甲状腺轻度肿......
作者:桑力轩;姜敏 刊期: 2007- 04
-
小肠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肠约占胃肠道全长的75%,其黏膜总面积约占胃肠道表面积的90%以上,但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占胃肠道肿瘤的5%左右,恶性肿瘤则更少见,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3%.主要分为腺癌、类癌、恶性淋巴瘤和肉瘤.据国外文献报道,以腺癌和类癌多,占小肠恶性肿瘤的55%~80%.小肠腺癌好发于十二指肠,类癌则好发于回肠[1,2].目前,小肠恶性肿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直以来,人们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局限于临......
作者:李小燕;黄缘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以乳糜样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脂质细胞瘤一例
- 2 核因子-κB信号通道介导褪黑素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
- 3 过敏性气体引起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三例
- 4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
- 5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计数、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 Ki-6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 6 血清谷草转氨酶极度升高的病因学调查
- 7 长期乙醇摄入对大鼠肝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 8 反流性食管炎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费用关系研究
- 9 肝窦阻塞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 10 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Ⅰ及APOB与Child分级关系的研究
-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
- 12 第二届全国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与研究交流会纪要
- 13 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间质细胞改变与c-kit基因的关系
- 14 叶酸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探讨
- 16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信号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逆转的相关性
- 17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 18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受控衰减参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评估价值
- 19 磁激活细胞分选术联合混合抗体提高模拟恶性腹水中游离癌细胞检出效率的分析
- 20 插头样转录因子O4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中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