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isintegrinandmetalloproteinase,ADAM)是一类新近发现的Ⅰ型膜锚定糖蛋白家族,目前发现它们高表达于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其中,ADAM一个重要的作用途径就是作为蛋白水解酶参与一些膜锚定蛋白活性外功能区的释放.......

    作者:程海林;田德安;刘梅;陈孝平;但自力;王波;黎培元;何春萍 刊期: 2007- 07

  • 47例早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我院1999至2004年共行结肠镜检查8581例,检出大肠癌1284例,检出率15.0%,其中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早期大肠癌47例(3.7%).现将47例早期大肠癌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缘;童奇文;李小燕;Huang Da-yan 刊期: 2007- 07

  •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患者男,17岁,4年来反复出现腹部隆起,呈进行性增大,伴腹胀、纳差、胸闷,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油腻厌食、皮肤黄染,四肢进行性凹陷性浮肿,精神、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于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腹水.入院体检:身材矮小,身高143cm,右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语颤减低,腹部膨隆,腹围78cm,脐凸,腹壁静脉显现,肝在右侧锁骨中线肋下5cm,脾肋下可触及4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

    作者:朱疆依 刊期: 2007- 07

  • 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腺大腺瘤致幽门梗阻一例

    患者女,52岁,因上腹部胀痛1年伴间断呕吐1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一),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肿瘤标志物、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腺瘤样肿块,有蒂,推之能动,挡住幽门,伴胃内大量食物潴留.用吸引器吸管套住胃镜钳道孔将食物残留物吸尽后,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2.5cm×2.0cm占位(腺瘤可能),余无异常.......

    作者:蔡洪培;杨秀疆 刊期: 2007- 07

  • 大肠癌和大肠息肉术后监测及其效果评价

    日益增多的证据显示,对大肠癌术后和大肠息肉术后的人群进行大肠癌监测,及早发现复发或癌变、及时追加治疗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的佳手段.本文对目前尚存的争议,包括监测的效果、监测方法及监测频度等作一综述.......

    作者:张燕捷;房静远 刊期: 2007- 07

  • 深化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药物性肝病又称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和非酒精性),但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被原发病掩盖,以及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因而常被忽视或误诊.各种中、西医师,特别是广大的非内科医师或基层全科医师对DILI认知度很低,误诊率更高.......

    作者:姚光弼 刊期: 2007- 07

  • 老年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良,引起肠缺血损害的综合征.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血便、腹泻、腹胀,重者可发生肠坏疽、穿孔,甚至肠狭窄及中毒性休克.近年来随着血管造影、核素显像等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人群所占比例升高,缺血性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本病容易误诊,本文探讨近年来对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

    作者:于晓峰;史冬梅 刊期: 2007- 07

  • 2007年美国消化疾病周纪要

    2007年度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07)于2007年5月19日至2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由美国消化疾病学会、消化内镜学会、肝病学会和普通外科学会共同举办.全球参会代表共15000多人,有近百家厂商参展,场面盛大.会议安排在20多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包括讲座和自由论文,另设有板报交流,多媒体影视教育中心和展览大厅.......

    作者:李瑜元 刊期: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