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Barrett食管肥大细胞变化及意义
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肥大细胞与胃肠道疾病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E存在食管黏膜细胞的化生、异型增生[1],而肥大细胞所含的多种介质能影响胃肠黏膜炎性反应和细胞生长调控[2].本研究观察了BE黏膜肥大细胞变化,旨在探讨肥大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余跃;丁西平;王巧民;胡闻;陈柯 刊期: 2008- 07
-
碘染色联合P53、生存素及端粒酶检测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键.内镜与活组织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但活检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内镜下黏膜染色不仅可以确切获得病变形态学的判断,且有利于正确选择活检部位[1].有文献报道,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与一些癌基因产物的表达有关[2,3].本文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联合组织P53、生存素及端粒酶检测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艳;刘春安;张新东;马凯;白景芝;王静;柴同海 刊期: 2008- 07
-
应用载体构建小干扰RNA对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ccolitis,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传统药物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大.有研究显示,UC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关系密切,使用抗TNF-α抗体有治疗作用,但维持时间短[1].......
作者:谭兵;李瑜元;聂玉强;魏亚明 刊期: 2008- 07
-
高山红景天对肝纤维化大鼠Smad7 mRNA表达的影响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下引起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所致.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是调节ECM形成、降解、积聚的重要细胞因子,其作用的发挥与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Smad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制剂高山红景天水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ECM及Smad7mRNA表达......
作者:陈艳军;康巍 刊期: 2008- 07
-
胃黏膜下囊状淋巴管瘤
患者男,46岁,因反酸、上腹部间断隐痛半年,胃窦隆起病变1d来我院诊治.患者半年前出现反酸、上腹部间断隐痛,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予抑酸等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1d前在外院复查胃镜提示胃隆起性病变性质待定.体检: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异常包块.入院后行胃镜检查:胃窦小弯侧见一处黏膜略隆起,直径约1.8cm,表面呈淡蓝色,光滑,质软,充气后可变平坦.......
作者:陈文科;王成文;吕国庆;白植军;刘永革 刊期: 2008- 07
-
Caroli病Ⅱ型
患儿男,14岁,反复呕血、黑便3年,再发出血2d入院.患儿2岁时因膀胱结石行经腹腹腔镜结石取出术;3岁时发现贫血、肝肿大、肝内胆管扩张.2年前曾突然呕鲜血2次入院治疗,此后长期口服普萘洛尔10mg,每日3次,以降低门静脉压力.体检:体温38.2℃,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心率110次/min,重度贫血貌,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脾肋下5cm,......
作者:王志勇;李珊;吴建良 刊期: 2008- 07
-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患者女,18岁,因发现肛周肿物伴疼痛于2008年1月17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发现肛门周围可触及一核桃大小不能移动之肿物,触压时疼痛明显,排便时肛门疼痛;无排便变细,无血便等,未予重视.......
作者:李恕军;韩英;曹建彪;皋兰湘;冯慧如 刊期: 2008- 07
-
肛门直肠测压与生物反馈训练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肛门直肠测压是肛门直肠运动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目前,肛门直肠测压已成为研究肛门直肠生理、诊断肛肠疾病和评价肛肠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其临床意义不明确.生物反馈是松弛疗法与生物反馈技术的结合,广泛应用于胃肠道动力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但其具体疗效不清.本文综述肛门直肠测压在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意义和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方法、疗效及应用前景.......
作者:周丽荣;林征;林琳 刊期: 2008- 07
-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应遵循的一些准则
消化性溃疡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所以被广大消化专科工作者重视,不仅是因其发病率高,更重要的是其具有诸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棘手的并发症.......
作者:许国铭 刊期: 2008- 07
-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
消化性溃疡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antagonist,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ts,PPI)的问世,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的广泛应用及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pylori)在消化性溃......
作者: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 刊期: 2008- 07
动态资讯
- 1 基线三酰甘油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2 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形态特征和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变化研究
- 3 mdm2和p53基因在贲门癌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
- 4 左半结肠恶性梗阻的金属支架置入治疗
- 5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肠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
- 6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 7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中的地位
- 8 胃上皮内瘤变癌变过程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9 内脏高敏感大鼠脑部5-羟色胺表达差异的研究
- 10 丁酸对人结肠癌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 11 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的诊断与治疗
- 12 肝肿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抑癌基因外显子11的突变研究
- 1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
- 14 整合医学理论与胰腺癌
- 15 pMAL-C2融合表达幽门螺杆菌HspA-UreB重组蛋白
- 16 胰腺炎相关性腹水对单核细胞的炎性损伤作用
- 17 肠型白塞综合征伴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 18 Vasostatin基因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 19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核酸疫苗实验研究
- 20 英夫利西治疗妊娠期克罗恩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