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微小核糖核酸-18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影响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发现率较低、恶性程度较高,目前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5%至25%[1-2].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长约21至24个核苷酸的单链RNA,与靶基因信使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阻断其翻译过程[3].miRNA-183通过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4].本研究探讨miRNA-18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

    作者:任丽华;陈玮煦;李硕;曹日昇;郝波;朱宏;施瑞华 刊期: 2014- 08

  • 进展期胃癌术后调强放射疗法联合同期口服替吉奥化学疗法耐受性研究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研究发现,约54%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施行根治性切除术(R0切除术)后仍会发生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5年总生存率不超过40.0%[1],单纯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已难以提高.胃根治性切除术后,40%~65%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复发部位包括瘤床、吻合口及局部淋巴结区域[2].随机研究显示,放射疗法(以下简称为放疗)在局部控制上有优势,联合放射化学疗法(以下......

    作者:李彦良;孙现军;宋希林;于甬华;张永;马恒 刊期: 2014- 08

  • 胰腺血管淋巴管瘤的诊治分析

    胰腺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胰腺淋巴管和微静脉混合畸形的疾病,是临床罕见的胰腺良性肿瘤[1-2],目前对本病的认识有限.现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胰腺血管淋巴管瘤患者及国内外文献已报道的11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旨在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与帮助.一、对象与方法1.本院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发现腹部肿块1周,于2012年03月20日入院.......

    作者:李斌;冯联忠;郑雪勇;王春华;易亚辉;刘业六 刊期: 2014- 08

  • 小儿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一例

    患儿男,10岁,间断黑便2个月余.患儿出生时左脚掌外侧、右前臂及舌上即有蓝色隆起性病灶,随年龄增长,病灶数量增多,病灶面积增大.4岁时外生殖器及左脚掌外侧病灶接受激光治疗.2年前出现面色苍白,偶有恶心、腹痛,口服铁剂后可好转.2个月前间断出现黑便.外院内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十二指肠、全结肠、直肠散在分布紫红色隆起,予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术后患儿仍有间断黑便.体格检查见5个蓝色隆起性病灶,分别位于左......

    作者:俎站飞;宁守斌;麻琬如;付冰峰;张小光;刘垒 刊期: 2014- 08

  • 原发肝淀粉样变性合并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41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13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劳累后加重,伴乏力、腹胀,无发热、恶心、胸闷、尿黄、血尿等症状,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自觉水肿减轻.于当地医院查ALT69U/L,AST40U/L,ALP275U/L,GGT933U/L,白蛋白27.3g/L;尿蛋白(+++);AFP6.32μg/L.超声检查示:左肾重度......

    作者:李华;余祖江;王丰;权松霞;高英兰 刊期: 2014- 08

  • 氧化应激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一、自由基与氧化应激自由基指具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由氧分子衍生的自由基称氧自由基.人体内的自由基95%是活性氧,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生理情况下细胞代谢可以产生活性氧,机体也存在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但当机体受到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干扰,活性氧生成过量和(或)抗氧化防御体系减弱导致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细胞或机体就会呈现出一种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高微微;姜葵;王邦茂 刊期: 2014- 08

  • 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门静脉高压(portalhypertension,PHT)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导致食管胃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脾功能亢进和肝肺综合征等.临床诊断PHT多基于其临床和内镜下表现,而非直接测定门静脉压,这主要是因为直接测定创伤大、风险高,不易被接受.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venouspressuregradient,HVPG)是间接反映门静脉压的指标,迄......

    作者:张明;诸葛宇征 刊期: 2014- 08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一、UC生存质量量表目前多采用普适性和疾病特异性量表评估UC患者的生存质量.常用的普适性量表有健康调查简表(shortform36healthsurveyquestionnaire,SF-36)、疾病影响程度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短期健康量表等[1].SF-36简单明了,临床常用,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普适性生存质量量表[2].目前国内的中文版SF-36效度和信度均尚可,......

    作者:刘玉婷;郝微微;历娜娜;温红珠;曹丽静;李佳 刊期: 2014- 08

  •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组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我国IB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消化内镜在IBD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尤其是近年来针对IBD提出的黏膜愈合概念,对IBD的缓解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内镜诊断及内镜引......

    作者:李长青;李延青 刊期: 2014- 08

  •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意见

    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是常用且可靠的消化道疾病诊疗方法,但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适感.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对消化内镜诊疗舒适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1-3].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医疗单位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有逐渐推广的趋势.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因此,非常......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