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65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收集并发食管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肿瘤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并进行汇总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病程与并发食管癌的关系.结果在65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男297例(45.1%),女361例(54.9%).失访62例,失访率为9.4%,实际完成例数596例,其中26例......
作者:李娅;宋锐锋;郝玮玮;杨雷;徐峰 刊期: 2017- 08
-
脾动脉瘤与胰管相通引起消化道出血一例
患者男,64岁,因腹痛0.5d、血便2h于2015年11月7日入住临沂市人民医院.患者的腹痛呈持续性钝痛,无明显间歇期,且阵发性加剧,疼痛加重时呈绞痛,与体位及饮食不相关,无后背部及肩部放射痛,不伴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无头痛、头晕,约40min后排血便1次,量约200g,以“消化道出血”收治.既往有脑梗死病史2年,2年前曾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吸烟40余年,约20支/d,饮酒30年,约5......
作者:吴琼;夏会;袁学敏;姜开通;孙燕滨;董俊成 刊期: 2017- 08
-
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重度急性胰腺炎三例
例1患者女,53岁,因持续性上腹痛6h于2011年9月28日入院.患者1年前曾发作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后好转.入院前6h开始腹痛,以右上腹为著,疼痛剧烈,向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体格检查:体温为36.7℃,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阳性.血常规检查:WBC计数为9.8×109/L,中性粒细胞占0.751.血ALT为83.0U/L,AST为76.0U......
作者:丁雪梅;高君;柯山;王劭宏;孔健;孙文兵 刊期: 2017- 08
-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研究进展
门静脉血栓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门静脉系统分支内形成血栓,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以及对该病研究的深入,肝硬化患者伴发门静脉血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就近年来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自然病史、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一、流行病学临床上,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普通患者中较低,而在肝硬化患者中可达10%~25%,并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增......
作者:吕勇;韩国宏;樊代明 刊期: 2017- 08
-
白细胞介素-22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IL-2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免疫介质,近年来在肝病研究领域备受关注.IL-22在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具有抗炎、促炎双重作用,其终发挥的作用取决于肝脏局部炎性微环境、细胞因子浓度和作用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现就IL-22在部分肝脏疾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概述如下.一、IL-22概述1.来源:IL-22是2000年由Dumoutier等[1]通过IL-9刺激小鼠T淋巴细胞发现的,因其基因序列与IL-10有22%的......
作者:李婷婷;霍丽娟 刊期: 2017- 08
-
紫藤凝集素阳性Mac-2结合蛋白在慢性肝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阶段,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和判断其程度的金标准,但由于肝穿刺是有创性检查,且不能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评价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探寻肝纤维化无创检测指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紫藤凝集素(Wisteriafloribundaagglutin......
作者:王泽瑞;许文萍;谢渭芬 刊期: 2017- 08
-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南京):里程碑式的意义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疾病的认识亦不断完善与提高,有一些过去所谓的少见病,其发病率已明显升高或已成为常见病.对临床医师而言,也经历了很多疾病由不认识到认识,由缺乏诊疗经验到积累丰富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医师是“在共识和(或)指南的指导下”逐步成长和提高的.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很多疾病的诊治共识和(或)指南不断颁布或更新,这对指导医师的临床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17- 08
-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南京)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sinusoidalobstructionsyndrome,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HVO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内淤血、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1-4].2002年,DeLeve等[5]基于实验和病理研究发现......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 刊期: 2017- 08
-
2017上海东方消化病大会纪要
2017年7月15日,第四届东方消化病大会(OrientalCongressofDigestiveDisease,OCDD)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和上海市食管胃静脉曲张专科分会等6个专科分会联合主办,注册代表共计1000余人,是上海消化学界规模......
作者:曾欣;谢渭芬 刊期: 2017- 08
-
肝性脑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轻重程度不等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hepaticencephalopathy,MHE)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发现.医学科学的发展是在矛盾中前行的过程,当疾病发展与治疗现状发生冲突时,就形成了新的临床需求,肝性......
作者:陆伦根 刊期: 2017- 08
动态资讯
- 1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2 人胃癌细胞系环氧合酶的表达、分布及其意义
- 3 Notch1、S期激酶相关蛋白2和p2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 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差异
- 5 小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用药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评价研究
- 6 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在慢性胃窦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
- 7 食管癌甲状腺转移九例临床特征分析
- 8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除胃血管球瘤一例
- 9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免疫反应对治疗策略的启示
- 10 遵循国际标准提高国内临床论文质量
- 11 嗜酸粒细胞与消化道疾病
- 12 原发性肝细胞癌扁桃体转移
- 13 胃上皮内瘤变癌变过程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 多肿瘤指标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函数建立和应用
- 15 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管感觉特征分析
- 16 重组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学反应
- 17 大肠息肉的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含量研究
- 18 胃液紫外光吸收光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 19 胃癌术后再发胃恶性间质瘤一例
- 20 中国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