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食管反流病基于典型症状的诊断和质子泵抑制剂经验性治疗
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或以上进入口腔(包括喉部)或肺,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GERD的患病率呈现地区差异和持续增长态势,在北美和欧洲其患病率为8.8%~27.8%,东亚为2.5%~7.8%,亚洲国家GERD患病率低于西方国家[2].尽管如此,中国GERD患病率逐年增长,香港地区达3.8%,10年间增长近1倍[3],内地GERD的患病率为3.1%[4].......
作者:邹多武 刊期: 2018- 07
-
肠易激综合征和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腹痛机制的异同
腹痛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ease,FGID)的常见症状,是患者就诊、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IBS和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centrallymediatedabdominalpainsyndrome,CAPS)是FGID中典型表现为慢性腹痛的疾病.IBS发病率较高,在世界范围内约为8.8%[1],其腹痛与排便相关;而CAPS的腹痛以持续或近......
作者:陆佳;方秀才 刊期: 2018- 07
-
中美消化内镜诊治流程和人才培养异同
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学习安排,2017年12月笔者前往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ofMississippiMedicalCenter,UMMC)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GastrointestinalLaboratory,GILAB)做访问学者,主要考察、学习美国在常见胃肠道、胰胆疾病等方面的诊治模式和管理方式、方法.在内镜检查、治疗流程,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中美确实存在较多差异,故此......
作者:张文辉;耿伟 刊期: 2018- 07
-
国产与原研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药代动力学与胃酸控制的对比
艾司奥美拉唑(esomeprazole)是第1个左旋异构体PPI,与奥美拉唑相比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一致的药代动力学特征[1-2].目前国产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已经上市.本研究对比国产与原研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单、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胃酸控制效果的差异.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于2017年11月通过招募广告从社会报名的人员中选取20名中国健康志愿者,其中男14名,女6......
作者:赵娜萍;杜奕奇;蔡婷婷;张阳;张玲;陆建萍;沈振;龚燕芳;高军;修建平;倪瑾;张黎;高申;李兆申 刊期: 2018- 07
-
回结肠型克罗恩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结肠炎
近年来CD发病率逐渐升高,但是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者在临床上较少见,所占比例<5%[1].因CMV感染会加重病情或造成难治性CD,故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北京陆军总医院IBD多学科诊治团队对1例回结肠型CD合并CMV结肠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一、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间断腹胀、腹痛10月余,再发19d于2014年12月10日转诊至陆军总医院.201......
作者:贾燕;李世荣;潘元明;陆晓娟;王鲁平;吴冰;东星;盛剑秋 刊期: 2018- 07
-
肠道糖基化在维护肠道微生物稳态中的作用
人类肠道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微生物,其所含基因总数是人类基因组的150余倍.这些微生物通过相互竞争、互补和协同,构成了微生物-微生物和微生物-宿主关系的复杂网络.在此基础上,肠道微生物各组分间相对平衡,保持稳态,从而实现其与宿主互利共生.对于宿主,其肠道内存在多种屏障以维持肠内微生物的稳态.其中包括:胃肠道表面由紧密连接而连接起来的肠细胞和杯状细胞等分泌的黏液层组成的机械屏障,上皮细胞产生抗微生物肽等......
作者:侯晓华;蒋晨 刊期: 2018- 07
-
芝加哥分类之外的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异常
食管压力监测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基本检测手段,自19世纪末开始,食管测压技术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从水灌注测压发展到固态测压,食管压力监测的记录方式也从传统的线性图形发展到压力地形图.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manometry,HRM)是采用水灌注或者固态测压的方式,通过均匀分布在食管全段的压力感应器检测食管的压力,并将其线性测压图形转换成彩色的压力地形图,使之一目了然(图1)......
作者:肖英莲 刊期: 2018- 07
-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情绪与行为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的肠道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健康成人肠道细菌的数量级约为1×1014,种类超过1000种.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稳态参与消化过程,维持机体的能量与代谢平衡,调节免疫反应.相应的,肠道菌群紊乱在多种消化、免疫和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提示,肠道菌群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刺激迷走神经和释放神经内分泌调节因子等;肠道菌群及其......
作者:左秀丽;刘通 刊期: 2018- 07
-
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功能性胃肠病的动力异常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FGID)是一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生物化学和组织病理学异常来解释这些症状的疾病,人们早对FGID的认识是这些患者没有器质性疾病,且许多症状是由胃肠动力异常所引起的[1].随着罗马诊断和分类标准的不断修订、完善,对FGID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支持FGID是由脑-肠互动异常引起的疾病,其病理生理......
作者:方秀才 刊期: 2018- 07
动态资讯
- 1 KAI1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 2 放大色素内镜在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切除治疗中的应用
- 3 SLP-2和CDC4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 上消化道癌肿中runx3基因甲基化研究
- 5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诊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 警惕非法医学期刊的招摇撞骗
- 7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通知
- 8 胃肠道间质瘤110例临床诊治分析
- 9 第七讲肝纤维化发生机制
- 10 内镜减黄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的意义
- 11 胃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12 黄连素对脱氧胆酸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
- 13 去势对化学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 14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 15 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误诊二例
- 16 CD44与消化道肿瘤及转移的关系
- 17 肝药酶S-美芬妥英羟化酶基因型人群调查
- 18 胰腺癌血清蛋白质波谱模型的构建及诊断价值研究
- 19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研究进展
- 20 P物质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肝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