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06期

胆汁反流性胃病的诊断

丁士刚;王晔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病, 慢性胃炎, 炎性细胞浸润, 胃黏膜损伤, 化学反应性, 特殊类型,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组织学, 诊断, 悉尼系统, 病因, 黏膜固有层, 组织病理, 纤维增生, 乙醇, 血管扩张, 显微镜下, 胃镜检查
摘要:胃炎是一种组织病理学诊断,是指光学显微镜下所见到的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当各种机制导致胃黏膜损伤但不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时,应称之为胃病(gastropathy)。H .pylo狉i 感染是慢性胃炎常见的病因,但其他一些损伤因素如乙醇、NSAID和胆汁反流等也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目前应用广泛的胃炎分类系统是改良悉尼系统[1]。该系统根据病变的分布、形态学和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其他特殊类型胃炎3大类。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如胆汁、乙醇、NSAID 等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凹增生、黏膜水肿、黏膜固有层肌纤维增生、血管扩张和充血,而炎性细胞浸润并不明显。根据改良的悉尼分类标准,这一类胃病被称为化学反应性胃病,也被称为化学性胃炎、反应性胃炎、C 型胃炎等,胆汁反流则是化学反应性胃病的常见病因。也有学者将其作为其他特殊类型胃炎的一种,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应该指出的是,胆汁反流是胃镜检查时的常见现象,林金坤等[2]研究提示,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胆汁反流的患者没有典型的反应性胃炎的组织学特征,对于这一部分患者不能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病,而应诊断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