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肠白塞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
李文文;项平;管剑龙;季大年;王青青;保志军
关键词:肠白塞病, 临床特点, 内镜
摘要:目的 提高对肠白塞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肠白塞病患者36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白塞病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内镜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情况.计数资料间比较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疗效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36例肠白塞病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中位发病年龄为26.5岁,平均病程为(8.2±6.8)年.91.7%(33/36)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迟于白塞病临床表现出现.36例患者均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眼炎、关节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63.9%(23/36)、58.3%(21/36)、25.0%(9/36)、25.0%(9/36).主要的消化系统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便血,其中腹痛为常见,发生率为75.0%(27/36).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内瘘形成是常见的肠白塞病并发症,其发生率分别为36.1%(13/36)、2.8%(1/36)、2.8%(1/36)、2.8%(1/36).存在眼部病变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6例,女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0.111,P<0.05).55.6%(20/36)的患者ESR加快.27.8%(10/36)的患者CRP阳性.9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5例肠壁增厚,1例回盲瓣处见增殖性病灶.病变部位以回盲部为多见,占36.1%(13/36),镜下表现以溃疡为主,活组织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非特异性急慢性炎性反应、炎性肉芽组织形成.22例患者接受柳氮磺吡啶治疗.24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白塞病复发后,5例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联合免疫抑制剂和TNF拮抗剂治疗,9例联合TNF拮抗剂治疗.所有病例均联用PPI.12例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接受口服沙利度胺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联用免疫抑制剂或TNF拮抗剂者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r=3.984,P<0.05).结论 肠白塞病患者中以青壮年者为多,消化系统症状多出现于白塞病临床症状之后.消化系统病变部位以回盲部为多见,常见的镜下表现为溃疡.以糖皮质激素和柳氮磺吡啶治疗为主,联用免疫抑制剂或TNF拮抗剂的疗效较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