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炎症性肠病诊治百年演变
陈旻湖;毛仁
关键词:
摘要:一、IBD的历史溯源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Mountain Sinai医院的外科医生Burrill Bernard Crohn (1884-1983,图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一类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患者,他们的回肠末端均明显增厚,将其切除后行病理检查时,可发现这些组织都具有呈亚急性或慢性的坏死性、瘢痕性炎性反应.Crohn医生对这14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了总结,其结果以题为 Regional ileitis:a pathologic and clinical entity发表于1932年10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1].Crohn医生在此文中对这种疾病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描述:“该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可出现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相似的症状,如发热、腹泻和消瘦;患者右髂窝常有可被触及的包块;通常,这些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正因此文,这一疾病被命名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据Crohn医生回忆,他更喜欢将其称为regional ileitus或regional enteritis,即便如此,CD这一名称却早已深入人心,其原因不仅在于Crohn的发现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表达了后人对这位伟大医生的认可和敬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