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02期

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学及并发症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曾阿娟;丁惠国;刘玉兰;中华消化病学会肝胆疾病协作组

关键词:肝硬化, 肝炎病毒, 乙型, 恩替卡韦, 并发症
摘要: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全国18所医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9例,按照其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分成恩替卡韦组(161例)与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48例,其中拉米夫定单药22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26例).随访12个月,每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HBV DNA水平、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组的Child-Pugh评分分别为7.91±2.05和5.75±1.72,后者低于前者(t=10.130,P<0.01);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的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08±2.23和5.85±1.44,后者低于前者(t=5.480,P<0.01);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HBV DNA不可测发生率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组的HBV DNA不可测发生率为91.0%(61/67),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的为87.5%(35/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腹水发生率分别为59.4%(82/138)和15.0%(12/80),后者低于前者(x2=40.740,P<0.01);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腹水发生率分别为62.2%(28/45)和8.1%(3/37),后者低于前者(x2 =25.290,P<0.01).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26.6%(33/124)和25.0%(7/28),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2.5%(1/40)和1/1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两组的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相似的效果和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