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第02期

Peutz-Jeghers综合征肠套叠的累积危险度与临床特征

唐琪;周平;陈晓;王箫剑;毛高平;曹传平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 肠套叠,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小肠, 肠息肉
摘要:目的 分析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肠套叠的特点、危险度和始发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3月2日至2013年5月25日的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130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Peutz-Jeghers综合征诊断年龄、家族史,以及肠套叠确诊年龄、临床表现、发生部位、治疗情况和导致肠套叠的息肉的大径.以Kplan-Meier法分析肠套叠的累积危险度.结果 130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中90例发生肠套叠,首次发生年龄为4~33岁,中位发生年龄为16岁.10、15、20、25、30岁时首次发生肠套叠的累积危险度分别为12.308%(16/130)、31.538%(41/130)、51.538%(67/130)、64.615%(84/130)、66.923%(87/130).男性与女性间、有家族史者和无家族史者间的肠套叠累积危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0例患者共发生131次肠套叠,其中经手术、影像学检查、病史回顾确诊的分别有125、4、2次,初发症状为急腹症、腹痛呕吐的分别有111和15次,其余5次在常规检查中发现;115次发生于小肠,16次发生于结肠;予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内镜下治疗(双气囊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分别有127、3、1次.引起肠套叠的息肉大径为15~70 mm,均数为40 mm.结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肠套叠发生年龄小,累积危险度高.肠套叠多由大径≥15mm的息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