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第09期

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王步峰;赵志

关键词:假性肠梗阻, 首发表现, 患者, 治疗, 关节炎, 占位性病变, 腹部, 多系统受损, lupus erythematosus, 尿蛋白, 诊断, 抗体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接免疫荧光法, 阴性, 血小板, 体温, 免疫学,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改变
摘要:患者女,41岁,于2012年7月15日以发热待查,疑诊为肠梗阻收入院。患者于10 d 前因食海鲜后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低热,高体温为37.9℃,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给予抗感染、止吐、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入院前2 d 出现腹痛、腹胀加重,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病程中患者未出现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明显脱发。患者有关节炎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7℃,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6/7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胃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中、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7~9次/min。双手指关节轻度肿大,无关节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发现:WBC 计数3.6×109/L,PLT 计数89×109/L;尿蛋白(+++);ALT 125 U/L,AST 115 U/L;ESR 80 mm/1 h;补体 C30.37 g/L,补体 C40.06 g/L;类风湿因子阴性。腹部立位 X 线片:部分小肠肠管积气、扩张,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考虑肠梗阻。腹部CT:小肠肠壁增厚,考虑占位性病变合并肠梗阻。结肠镜示结肠黏膜水肿,未发现明确病变,提示慢性结肠炎。腹部超声:双肾输尿管上段扩张,双肾盂轻度积水。心电图、胸部 X线片、双手 X 线片、胃镜、粪便常规均正常。入院初步诊断:肠梗阻,关节炎,肝功能异常待查,肾积水、蛋白尿待查,WBC减少、PLT 减少待查。入院治疗: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肠梗阻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3 d,无明显好转。拟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请各科会诊,因患者有多系统受损,既往又有关节炎病史,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可能。进一步行免疫学检查,发现抗核抗体150.6 U/mL(ELISA 法)、1∶320(间接免疫荧光法),抗双链 DNA 抗体阳性,抗 Sm 抗体阳性。患者具备关节炎,肾脏病变(尿蛋白+++),血液学改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免疫学异常等多系统受损,符合美国风湿学会1997年推荐的 SLE 分类标准,诊断为 SLE。采用甲泼尼龙80 mg,1次/d,1周后减量至40 mg,1次/d,并加用环磷酰胺600 mg,1次/周,治疗4周后,患者肠梗阻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尿蛋白阴性,血小板、白细胞数正常,ALT 降至52 U/L,AST 降至56 U/L,治疗4周后复查腹部 CT(图1),未见肠道占位性病变及肠梗阻表现。患者出院诊断为 S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