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第06期

幽门螺杆菌诱导蒙古沙鼠胃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涉及线粒体途径

兰春慧;房殿春;邹全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凋亡, 线粒体,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蒙古沙鼠模型,探讨线粒体途径在Hp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蒙古沙鼠均分为Hp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于1、3和6个月3个时相点各处死8只动物,取胃黏膜行组织学检查:用Warthin-Starry银染、PCR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通过H 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胞内游离Ca2+含量.结果 Hp感染蒙古沙鼠后,胃黏膜出现慢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改变,而对照组胃黏膜基本正常,Hp感染组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感染胃上皮细胞1、3、6个月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6.71±3.30)%、(5.90±0.82)%、(5.69±0.70)%,而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4.20±0.94)%、(3.17±0.43)%、(4.70±0.55)%.其中Hp感染1个月后胃上皮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Hp感染胃上皮细胞1、3、6个月后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43.10±17.62、71.19±38.03、80.56±32.90,而对照组分别为84.70±23.50、84.39±37.51、79.54±30.24,其中Hp感染1个月后胃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低于其他各组(P<0.05);Hp感染1、3、6个月后胃上皮细胞内游离Ca2+含量分别为18.60±9.32、5.18±2.06、4.94±3.25,而对照组分别为4.82±3.70、6.86±2.34、5.28±3.13,Hp感染1个月后胃上皮细胞内游离Ca2+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Hp诱导蒙古沙鼠胃上皮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Hp感染早期;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和胞内游离Ca2+含量的升高参与了Hp诱发蒙古沙鼠胃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