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夜间酸突破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夜间酸突破现象(nocturnalacidbreakthrough,NAB)是指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时至次日早上8时)胃内pH值小于4.0的时间持续超过60min.NAB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NAB发生情况,Hp感染对NAB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李骢;姜铀;姜春萌 刊期: 2004- 04

  • 胰腺脓肿及胰腺坏死感染15例分析

    胰腺脓肿指腹腔内邻近胰腺部位的脓液积聚,可能来源于胰腺局限性坏死液化继发感染,通常在胰腺炎发病4~6周后形成,也可来自胰腺假性囊肿继发感染或形成于胰腺炎发病很久之后.胰腺坏死感染指胰腺组织坏死30%以上又继发感染,通常发生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2~3周内[1].......

    作者:姚方;沙悦;陆星华 刊期: 2004- 04

  • 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短程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随机对照研究

    雷贝拉唑(R)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稳定等优点.体外试验显示其抗幽门螺杆菌(Hp)活性比奥美拉唑(O)和兰索拉唑强[1,2].本研究应用R或O分别与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合用作三联7d和5d疗法,和与A、C、呋喃唑酮(F)合用作四联3d疗法根除Hp,评估以R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方案的疗效.......

    作者:靖大道;汪佩文;陈洁;周怡和;王宁宁;王兴鹏 刊期: 2004- 04

  • 内镜经鼻安置小肠营养管术的临床研究

    目前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能否进行肠内营养,取决于小肠内安置营养管是否成功[1].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4月,采用内镜经鼻成功安置小肠营养管255例次,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国平;欧阳同伟;卢莘生;郭希高;劳溢权;吴清华 刊期: 2004- 04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MALT)淋巴瘤,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内镜表现与胃溃疡、胃癌及胃息肉相似,甚至内镜下病理活检都难以与胃癌鉴别,病理类型多样且复杂,故f临床诊断困难,为此我们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陈安海;王俊;吴会超;何毅;邓飞 刊期: 2004- 04

  •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19例分析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gastricmucosaintheup-peresophagus,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且可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少见.本文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2000~2002年6000余例内镜检查中发现的19例患者的临床、内镜下特点.......

    作者:黄宣;宋震亚;钱可大;孙爱武;张奕荫;赵振刚 刊期: 2004- 04

  • 血清抗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抗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其致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日益受到重视.Hp和宿主胃黏膜抗原的相似性[1]有可能诱导宿主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慢性胃黏膜炎症的发生.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种应激蛋白,在Hp及人胃黏膜细胞中均有表达.研究表明,Hp和感染Hp患者胃黏膜细胞所表达的Hsp具有一致的抗原结构[2].故我们对血清抗HpHsp60抗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作初步研究.......

    作者:郭继忠;占强;朱晓红;夏敏;尤一萍;杜虎;张国强;严洁 刊期: 2004- 04

  •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探讨

    众所周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胃酸分泌亢进,而致慢性胃炎和溃疡形成,本文着重探讨HpCagA+菌株和血清胃泌素的关系,研究HpCagA+菌株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作者:魏金文;张尤历;吴莺;许静 刊期: 2004- 04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不明.许多现象提示IBD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例如IBD的家族聚集性,单卵双生子共患率高于双卵双生子,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于患者配偶等.近发现NOD2/CARD15基因是CD的易感基因[1].......

    作者:袁岸龙;夏冰;侯炜;余玉红;毛琳 刊期: 2004- 04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嗜酸性肉芽肿发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胃嗜酸性肉芽肿(GEG)是一种以胃黏膜下层及肌层大量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几乎与所有胃部疾病发病有关,但在GEG发病中的作用尚鲜见报道.本文旨在初步探讨Hp感染与GEG发病的关系.......

    作者:罗和生;高振军;操寄望;余保平;宋刘来;周中银 刊期: 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