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内镜下黏膜切除、夹子缝合和特殊检查在大肠肿瘤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次黏膜切除术(EPMR)、夹子缝合和特殊检查对大肠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染色、放大和超声探头进行特殊检查判断大肠肿瘤起源、性质、形态和浸润深度,根据病变大小分别行一次切除(≤2cm的病变)和多次切除(>2cm的病变)共54个病变,切除创面行夹子缝合.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腺瘤13例,腺瘤伴异型增生38例(10例轻度异型增生、23例中度异型增生、5例......
作者:殷泙;姚忆蓉;包文敏;黄傲霜 刊期: 2004- 04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冰水及直肠扩张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通过记录并比较直肠扩张脑诱发电位(CEP)的特征及饮冰水后CEP的改变,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机制,旨在进一步获得IBS感觉传人通路异常的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选择女性IBS患者20例,其中腹泻型10例,便秘型6例,腹泻-便秘交替型4例,另设12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快速直肠气囊扩张,首先测出每例受试者感觉阈值,用该阈值空气体积作为刺激(频率1Hz,......
作者:李延青;左秀丽;匡荣光;侯勇;吕国苹;卢雪峰;李君曼 刊期: 2004- 04
-
吡格列酮对噁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噁唑酮结肠炎的干预,探讨其是否通过Fas-Fas配体(FasL)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参与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经噁唑酮诱导成功的Balb/c小鼠,每组6只,第1组于灌肠后3d分离结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并在体外用吡格列酮(40μmol/L)处理24h,采用annexin-V-FITC试验法分析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as及FasL表达;并没未处理的正常小鼠组.第2......
作者:王烜;欧阳钦 刊期: 2004- 04
-
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多中心对照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SS)和生长激素(GH)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并试图揭示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SS治疗组和SS联合GH治疗组,共有59例患者完成此方案规定内容,其中SS治疗组31例,SS联合GH治疗组28例.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血淀粉酶及影像学(B超或CT)检查.AP严重度评估分......
作者:全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协作组 刊期: 2004- 04
-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对胆道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与胆道运动的相互关系及两者间的相互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MMC的发生机制,并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只成年豚鼠分为对照组,普卡比利组和地巴唑组,在胃窦、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中段、胆囊(GB)及Oddi括约肌(SO)等五处肌肉层内埋置银丝电极,用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该部位肌电活动,胃内分别给予普卡比利和地巴唑后,观察肌电变化及MMC与GB、SO运动......
作者:王莉;董蕾;仇砚琴;罗金燕 刊期: 2004- 04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端粒酶相关基因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端粒酶相关基因及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分析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端粒酶RNA(hTR)及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RNA原位核酸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对39例Hp阳性患者根除治疗及21例Hp阴性患者对症治疗前后hTR、hTERT及c-myc蛋白表达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Hp阳性者hTR、hTERT及c-myc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Hp阴性者(5......
作者:吕农华;祝荫;陈江;谢勇;徐萍;黄德强 刊期: 2004- 04
-
人胃癌组织DNA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基因与肿瘤相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关系.方法取28例胃癌手术标本的癌区、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以RT-PCR法和定量RT-PCR法检测DNA甲基化酶1(DNMTl)、去甲基化酶mbd2、甲基化结合蛋白MeCP2和p16INK4A、c-myc等基因的转录水平,以相关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研究各基因表达之间及分别与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平均DNMTl和mbd2mR......
作者:程中华;房静远;杨丽;陈萦晅;陆嵘;陆娟;朱红音;顾伟齐 刊期: 2004- 04
-
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18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各9例,分别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普通治疗.应用SynecticsMicroDigitrapper动态测压仪及配套的Polygram软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动力波形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胃切除术后早期所有患者的移行性复合运动......
作者:刘寒;牛伟新;孙益红;秦新裕 刊期: 2004- 04
-
聚乙烯吡咯烷酮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2基因治疗小鼠肝癌微小病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基因注射对小鼠肝癌微小病灶的治疗作用.方法IL-12质粒转染BHK-2l细胞,ELISA检测上清中IL-12的分泌,并用此上清刺激脾细胞,MTT检测其增殖.18只Balb/c小鼠股部肌肉内接种H22细胞后分为3组分别注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生理盐水(NS)、PVP/NS作溶剂的pcDNA3.1质粒和IL2质粒观察肿瘤的形成;ELISA检测血清中IL-12的含量......
作者:黎培员;林菊生;冯作化;陈洪涛;马昕;宋东坡;田德安 刊期: 2004- 04
-
17β-雌二醇及代谢产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β-Es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2-羟雌二醇(2OHE)、2-甲氧雌二醇(2MeOE)对肝星状细胞(HSC)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成10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β-Est、2OHE、2MeOE,加药后72h,采用MTT、ELISA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SC增殖、培养液中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
作者:刘清华;李定国;宗春华;黄新;徐芹芳;陆汉明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 2 13C呼气试验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
- 3 嗜酸细胞性胃炎一例
- 4 左侧门静脉高压的超声诊断价值
- 5 22175例不同年龄组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 6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肠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
- 7 预断溃疡性结肠炎自然史的可能性
- 8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8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管评估的价值
- 9 生长激素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居的影响
- 10 重视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 11 人乳头瘤病毒与大肠癌的发生及病理组织学相关性的研究
-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3 塞来昔布干预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对前列腺素E2的影响
- 14 脊柱源性腹痛9例误诊分析
- 15 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道通透性和高动力循环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 16 直肠类癌内镜及临床分析
- 17 含羟基喜树碱的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初步探讨
- 18 C20orf54蛋白和核黄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9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20 结直肠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超化蛋白-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