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非甾体类抗炎药经转录活化蛋白-1及核因子-κB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选择性及非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COX-2)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结肠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p)ERK、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影响;用凝胶迁移电泳技术分析阿司匹林及塞来昔布对结肠癌细胞转录活化蛋白(AP)-1及NF-κB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及塞来......
作者:王春晖;欧阳钦;唐承薇 刊期: 2005- 08
-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CCL)是一种罕见的肝脏异源性恶性肿瘤,迄今国外文献仅20余例[1],国内文献约有15例报道.我们报道1例,结合文献重点阐述其组织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廖谦和 刊期: 2005- 08
-
双岐三联活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认为,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免疫、肠道微环境改变、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和肠道微环境的改变在发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免疫因素中,目前研究较多且作用比较肯定的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近来文献报道U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参与UC的发病.因此,人们尝试用益生菌治疗UC.我们......
作者:霍丽娟;赵和平;侯晓华 刊期: 2005- 08
-
367例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及病理关系的探索
疣状胃炎是一种内镜下具有特征性改变的胃黏膜病变,是慢性胃炎悉尼分类的一种,根据对本院9年来的资料分析,探索其病理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
作者:金海;於云燕 刊期: 2005- 08
-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由于对反流性食管炎重视不够,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标准不统一,其内镜下检出率的报道不多.现将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和华东医院2001年至2002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赵子仪;何伟;陈星;徐富星 刊期: 2005- 08
-
计算机断层成像仿真结肠镜在结肠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计算机断层成像仿真结肠镜(CTvirtualcolonoscopy,CTVC)是近年来开展的结肠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及应用,已显示该技术在检查结肠占位性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3].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4年8月,对13例结肠镜已确诊的结肠癌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CTVC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探讨CTVC在结肠梗阻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小蕾;郑建忠 刊期: 2005- 08
-
瘦素促进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
近年研究发现,瘦素在肝纤维化病理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实验性动物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病理发展[1].但是瘦素是否直接促进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细胞--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大鼠HSG-T6细胞株,观察不同浓度的瘦素对HSC-T6增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影响,探讨瘦素对HSC活化的影响与部分作用机制.......
作者:潘传芳;刘成海 刊期: 2005- 08
-
微创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研究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经皮经肝曲张血管栓塞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varicesembolization,PTVE)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是近年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新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PTVE联合PSE对门静脉(PV)压力、PV血流量的影响,及对止血、延长出血间期......
作者:崔屹;李文欢;单士民 刊期: 2005- 08
-
经皮内镜下十二指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自1980年由Gauderer等[1]介绍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首选的支持途径.但在一些特殊的患者中,如食管癌手术行食管切除,再将胃上提进行吻合,形成胸腔胃,此时,经腹部不能穿刺到胃腔,PEG往往不能进行.我们现报道4例经皮内镜下十二指肠造瘘术(PED),应用于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和胃次全切除术后毕......
作者:江志伟;汪志明;丁凯;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5- 08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瘦素表达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瘦素(1eptin)是一种含146个氨基酸的激素,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脂肪沉积[1].近年来发现,胃黏膜中存在瘦素生成的细胞和瘦素的受体[2].......
作者:阳惠湘;李点玲;张桂英;唐丽安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2009年开始标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 2 核糖核酸干扰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3 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治疗断流术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
- 4 慢性乙型肝炎丙氨酸转氨酶低于2倍正常上限者的肝组织学改变
- 5 胰腺恶性胃泌素瘤并肝转移一例
- 6 功能性便秘与功能性腹泻病人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 7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报告
- 8 食管pH胶囊与鼻导管式食管pH监测在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中的技术缺陷
- 9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解读:诊断和评估
- 10 人体肝癌中窦壁内皮细胞及基膜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 11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致过敏性休克、急性左侧心力衰竭一例
- 12 应用载体构建小干扰RNA对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的影响
- 13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及亚群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 14 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基因甲基化及表达
- 15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大鼠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及叶酸对其的影响
- 16 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 17 小肠淋巴管瘤一例
- 18 《胰腺病学》杂志创刊
- 19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 20 热处理对人肝癌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