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癌中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观察中国人胃癌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状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中挑选胃腺癌蜡块270例,回顾性研究中挑选蜡块277例,分别用显色原位杂交(CISH)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胃癌前瞻性病例中HER-2/neu基因扩增率为14.8%,蛋白过表达率为11.9%.肠型胃癌HER-2/neu基因扩增率和蛋......
作者:HER-2研究全国协作组 刊期: 2006- 10
-
吡格列酮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喂养诱导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11只)喂饲普通饮食16周,模型组(10只)喂饲高脂饮食16周,药物组(11只)为高脂饮食喂饲8周后改为高脂饮食同时加用吡格列酮4mg·kg-1·d-1灌胃8周.16周末处死大鼠,称量肝湿重及体重,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
作者:徐萍;戴慧芬;厉有名;虞朝辉;徐磊;徐根云 刊期: 2006- 10
-
辽宁庄河地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分析
目的检测辽宁庄河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以明确其基本人群分布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辽宁庄河地区6990名居民进行血清PGI、PGⅡ含量检测,并计算PGⅠ/Ⅱ比值;利用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胃疾病诊断;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滴度.结果辽宁庄河地区居民血清PGⅠ、PGⅡ及PGⅠ/Ⅱ中位值分别为86.9μg/L......
作者:孙丽萍;宫月华;王兰;董明;袁媛 刊期: 2006- 10
-
胰腺癌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EMMPR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糖蛋白(P-g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以探讨胰腺癌细胞多药耐药和浸润转移是否有关联.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MMPRIN、P-gp和VEGF的表达,用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了解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EMMPRIN、P-gp和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
作者:王羽;谢德荣;郭双双;杨琼;江志敏 刊期: 2006- 10
-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肠神经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肠神经细胞的可能性,并探索适宜的诱导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BMSC,流式细胞法检测CD90和CD45.传代至第6代后行神经诱导分化.先以1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h,然后分2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组以10ng/mlGDNF,在胎肠培养基(FGCM)条件下诱导10d;维甲酸组以0.5mmol/L维甲......
作者:郜元军;钱伟;汪步海;蔺蓉;侯晓华 刊期: 2006- 10
-
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义pcDNA3-XAF1和反义pcDNA3-XAF1-AS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DNA转入SMMC7721肝癌细胞株并建立稳定高表达XAF1的肝癌细胞克隆.应用MTT、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
作者:史冬梅;马天乐;涂水平;谭继宏;乔敏敏;章永平;江石湖 刊期: 2006- 10
-
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及肌间神经丛形态学改变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时,肌间神经丛有无形态学异常并探讨胃肠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10只)和糖尿病组(20只),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4个月后测定两组大鼠胃肠传输速率,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回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氮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胃肠传输速率明显延迟,回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P<0.01),氮能神经节和氮能神经元......
作者:雷亚宁;丁友梅;钱旭;郑裕勇 刊期: 2006- 10
-
罗格列酮联用维甲酸抗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罗格列酮(ROS)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低分化黏液癌MGC-803细胞的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裸鼠随机分为荷瘤未用药组、ROS组(ROS25mg·kg-1·2d-1)、ATRA联用ROS低剂量组(ROS18mg+ATRA11mg·kg-1·2d-1)、中剂量组......
作者:文澜;张琍;李国庆;曹建国;杨述之 刊期: 2006- 10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对胃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对人胃癌细胞生存力、DNA甲基化酶基因及肿瘤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含有人野生型(正义)MTHFR(W)和反义MTHFR(A)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染人人胃癌MKN45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力,定量PCR检测DNA甲基化酶及胃癌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转染野生型MTHFR质粒的胃癌细胞生存活力增高(P<0.01......
作者:孙丹凤;房静远;翁玉蓉;陆嵘;朱红音;李恩灵;顾伟奇 刊期: 2006- 10
-
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四例及文献复习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是一种腹膜后脂肪组织呈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并被瘤样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疾病,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4例继发性RPF病例,现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继发性RPF的认识.......
作者:周伏喜;卢放根;吴小平;霍继荣;凌奇荷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精神心理因素与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
- 2 塞来昔布干预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对前列腺素E2的影响
- 3 实验性大鼠结肠炎中血小板激活状态研究
- 4 重组人肠三叶因子联合5-氨基水杨酸对大鼠结肠炎作用的研究
- 5 深入开展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6 P5 3通路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 7 胰腺癌细胞来源的微囊泡影响糖代谢的初步探讨
- 8 非门脉高压性呕血病因分析
- 9 叉头框Q1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0 枸橼酸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评价
- 11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临床特点
- 12 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 13 人肝组织谷氨酰转肽酶mRNA亚型转化与肝细胞癌变关系的研究
- 14 Beclin 1和PTE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 15 结直肠肿瘤内镜早期诊断的新进展
- 16 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的临床研究
- 17 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四例
- 18 关注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病因及其处置对策
- 19 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
- 20 溃疡性结肠炎妊娠期合并坏疽性脓皮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