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性肠病遗传学与临床关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被认为是肠道菌群改变导致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结果[1].初报道IBD有遗传因素作用的是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了IBD的家族聚集性.孪生子的研究显示:与双卵孪生子比较,单卵孪生子与IBD有更显著的相关性[2].......
作者:韩英 刊期: 2006- 02
-
提高国内Barrett食管的诊疗水平
近年来,食管及食管-胃连接部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在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其他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Barrett食管(BE)为食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其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30~50倍,食管腺癌的增多与BE发生率的增高有明确关系[1].......
作者:房殿春 刊期: 2006- 02
-
生物信息检索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学与信息科学是新世纪发展迅速、影响大的两门学科,这两门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广义的生物信息学,如何将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是一门大学问.国内已有相当多的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仅国内消化系统肿瘤与癌基因方面的研究论文已将近2000篇,其研究内容的生物信息部分还仅是生物信息学全部研究内容的一小部分,二者的联系非常密切[1,2]......
作者:孙金立;梁蜀忠;李希明 刊期: 2006- 02
-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草案,2005,重庆)
编者按:2005年12月,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在重庆召开了全国首届Barrett食管(BE)学术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对其中能统一的意见达成共识,刊登于下.文中对BE的定义作了修改,不规定柱状上皮要有肠化生才能作出BE的诊断,在分型中对短节段BE、长节段BE,今后统一命名为短段BE与长段BE,共识意见对有关BE的随访、治疗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希望读者能对此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修订.......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刊期: 2006- 02
-
抑酸对Barrett食管的治疗价值
目前认为Barrett食管(BE)属于癌前病变,其腺癌年患病率为0.5%[1],虽其绝对值看似不高,但该患病率为正常人群的30倍以上.因此,积极诊治BE防止其癌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多武 刊期: 2006- 02
-
Barrett食管组织病理学研究
一、关于内镜下活检取材由于正常情况下食管远端鳞状上皮移行为柱状上皮,因此内镜下准确进行部位定位对确定鳞状上皮是否被柱状上皮所取代极为重要.......
作者:张亚历 刊期: 2006- 02
-
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关系
文献报道5%~10%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人会发展成Barrett食管(BE)[1].2%~5%的BE病人可发展成腺癌,这种危险度是正常人群的30~150倍.因此,BE和GERD作为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延青 刊期: 2006- 02
-
Barrett食管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Barrett食管(BE)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食管疾病.它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主要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欧美近年来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度快的一种,食管的原发性腺癌中约50%来自BE.......
作者:侯晓华;郑丽端;王道蓉 刊期: 2006- 02
-
基因不稳在Barrett食管癌变过程中的意义
基因不稳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种基因不稳可分为两种不同形式,即染色体不稳和微卫星不稳(MSI).在前者,由于染色体不稳,使染色体大片段丢失、易位和重排,导致大量异倍体细胞;而在后者,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使单核苷酸水平突变率增加,导致广泛的MSI.近年,线粒体基因组不稳(mtMSI)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细胞核微卫星不稳(nMSI)和mtMSI共同构成了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作者:房殿春 刊期: 2006- 02
-
Barrett食管的分类与分型
自从Barrett于1950年报道首例Barrett食管(BE)以来,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但围绕BE的确切定义及临床诊断标准仍存在不少争议.......
作者:张军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高脂饮食对大鼠结肠腺瘤形成的影响
- 2 胰高糖素负荷试验中血c-AMPP/B值对评价肝功能储备的意义
- 3 2015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4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现状
- 5 近15年2643例胃息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 6 硫糖铝对上消化道黏膜涂抹的研究
- 7 细胞周期素E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蒙古沙土鼠胃癌前状态中的表达
- 8 苏木水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 9 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行胃镜检查的动物实验
- 10 超声内镜联合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 11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研究
- 12 消化研究的翘楚 誉满杏林的大师
- 13 不同给药途径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贲门胃底腺癌的比较
- 14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Ⅰ类相关基因A与直肠癌发病及病程转归的影响
- 15 健康者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 16 粘蛋白1介导的抗胃癌细胞MKN-45侵袭作用的研究
- 17 辛伐他汀对大鼠肝贮脂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效应的影响
- 18 成人乳糜泻
- 19 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影响
- 20 一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状况的临床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