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溃疡性结肠炎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6的活化表达及作用
目的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6(STAT6)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U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结肠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UC患者30例,均为活动期患者,且未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例.用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标本核蛋白与胞质蛋白中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6的表达,同时用凝焦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STAT6的DNA结合活性......
作者:庞艳华;郝建宇;张文杰;郑长青 刊期: 2007- 10
-
突触可塑性在急性束缚应激所致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突触可塑性在急性束缚应激所致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急性束缚应激模型组.急性束缚应激1h诱导内脏高敏感性.观察不同结、直肠扩张压力下腹壁肌电图改变,采用10s内放电次数评估内脏高敏感性.用透射电镜技术了解结肠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逆转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回盲部、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突触素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①单位时间内腹壁......
作者:杨小军;官阳;钱伟;沈蕾;侯晓华 刊期: 2007- 10
-
以白细胞介素-2为免疫佐剂的幽门螺杆菌粘附素核酸疫苗制备及其免疫预防作用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p)粘附素(HpaA)基因和白细胞介素(IL)-2的核酸疫苗,体外转染COS-7细胞,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Hp标准菌株CCUG17874基因组DNA扩增HpaA基因;从重组质粒pCIneo-IL-2扩增小鼠IL-2基因,并通过TA克隆分别克隆入pUCmT载体.检测HpaA及IL-2的核苷酸序列,酶切、连接反应将HpaA......
作者:徐灿;李兆申;杜奕奇;屠振兴;龚燕芳;许国铭 刊期: 2007- 10
-
蚯蚓纤溶酶降低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及CD44v6表达
目的研究蚯蚓纤溶酶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和粘附分子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蚯蚓纤溶酶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影响;体外粘附实验观察蚯蚓纤溶酶对胃癌细胞MGC803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粘附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蚯蚓纤溶酶作用于MGC803细胞后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蚯蚓纤......
作者:陈洪;余艳秋;黄锦;张治国;陈宝安 刊期: 2007- 10
-
肝细胞肝癌射频术后肝内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射频灭活后肝内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共47例患者55个肿瘤接受射频治疗.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肿瘤直径小于5cm,病灶数目不超过3个.随访肿瘤多发情况,时间6~71个月,射频后的肝内复发分为肿瘤局部复发与肝内远处转移.分析因素包括患者全身情况(有无肝炎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局部情况......
作者:孔文韬;仇毓东;周铁;张炜炜;丁义涛 刊期: 2007- 10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SC)LX-2细胞株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5~50mmol/L和浓度为0.5~10mmol/L的GSH培养肝细胞和HSC,MTT法检测GSH对肝细胞和HSC增殖的影响.用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和GSH共同培养肝细胞和HSC,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用......
作者:刘梅;陆伦根;窦爱霞;陈尉华;郑瑞丹;曾民德;房静远 刊期: 2007- 10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小干扰RNA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化学合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小干扰RNA(siRNA)对肝星状细胞(HSC)PAI-1基因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抗PAI-1siRNA以Lipofectamine包裹,转染HSC-T6细胞,设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抽提细胞总RNA及蛋白质,收集培养上清液,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细胞PAI-1表达,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
作者:朱颖炜;林勇;张新;王要军;谢渭芬 刊期: 2007- 10
-
不同栓塞剂经皮经肝经导管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α-氰基丙烯酸(TH胶)栓塞与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及金属钢圈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为经皮经肝TH胶栓塞40例(TH胶栓塞组)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和金属钢圈栓塞36例(对照组),两组均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范围50%~80%).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2年静脉曲张复发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操作成功率及急症止血率均为100%,术......
作者:张春清;刘福利;许洪伟;柴同海;徐麟;刘春安 刊期: 2007- 10
-
联合介入与外科手术预防肝硬化胃食管静脉出血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胃底静脉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将12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胃底静脉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A组,60例)和胃底静脉断流加脾切除组(B组,65例)分别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变化、血清ALT、总胆红素水平、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死亡率等.结果治疗后1个月A、B两组共112例患者接受胃镜复查,两组食......
作者:刘春安;柴同海;王静;李曙晖;杜荣莲;俞景奎;周焕明;张春清 刊期: 2007- 10
-
淋巴结转移对早期食管癌预后的影响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淋巴结转移程度是影响早期食管癌预后重要的因素之一,可根据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程度,对潜在的高危人群给予术后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1,2].大量研究表明,在判断进展期食管癌预后时以阳性淋巴结个数为标准的方法要优于以转移淋巴结解剖位置为标准的分期法[3].......
作者:尹秋伟;郭旭峰;胡国强;李希波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急性胰腺炎并发视网膜病变二例
-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3 免疫调节因子分泌型纤维介素蛋白2在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抗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
- 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十二指肠降部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 5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致死性血栓一例
- 6 饮食因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
- 7 脑-肠互动指向性条件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 8 腹型肥胖对肥胖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 9 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与胃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 10 胰腺癌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一例
- 11 胃食管反流病动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12 p75NTR蛋白体外通过TrkANGFR/p75NTR异源二聚体信号途径促进L02细胞增殖
- 13 BioCliM指数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治疗后1年和2年预后的预测价值
- 14 Fas表达缺失和人类白细胞抗原E表达促使早期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
- 15 回复关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定义的商榷
- 16 腹膜假性黏液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胰腺炎16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 18 表达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的减毒鼠伤寒杆菌口服疫苗的制备
- 19 水负荷试验联合B超在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近端胃功能障碍中的地位
- 20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大鼠肝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