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歧杆菌对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均分为8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单纯0501菌株组、单纯c122菌株组外,其他5组动物均给予5%DSS造模7d.在造模开始前2d,阴性对照组用0.9%氯化钠液灌肠、阳性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20mg/ml灌肠、DSS+0501菌株组用1×109CFU/ml0501菌液灌肠、D......
作者:陈宏辉;卢放根;彭继承 刊期: 2007- 12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2和4表达及益生菌治疗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益生菌治疗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UC组)和益生菌治疗组(PC组).UC和PC组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PC组大鼠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悬液(2.2×109CFU/只)治疗,1次/d,共4周.光镜下观察......
作者:刘伟;戎兰;丁伟群;蒋义斌;钟良;孙大裕 刊期: 2007- 12
-
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比例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目的探索外周血自然杀伤T(NKT)细胞比例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NAFLD患者和60名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对照者外周血NKT细胞比例,同时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变量的差异并分析各项临床变量与外周血NKT细胞比例变化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T细胞比例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区间为1.48%(1.2......
作者:王泽军;徐承富;徐磊;虞朝辉;厉有名 刊期: 2007- 12
-
胶囊内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肿瘤中的作用及对其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因疑似小肠疾病而行胶囊内镜检查者共358例,对其中疑诊小肠肿瘤者作进一步检查,根据内镜或手术病理结果明确诊断.结果358例中共明确诊断小肠肿瘤33例(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17)岁,发现率为9.22%,其中恶性肿瘤23例,占69.70%,良性肿瘤10例,占30.30%.临床表现分别为不明原......
作者:卫炜;戈之铮;高云杰;胡运彪;萧树东 刊期: 2007- 12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4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绘制其家系图谱、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中国人HNPCC的发病特点及预后.结果24个HNPCC家系中,共有肿瘤患者116例(其中先证者多原发癌16例,家系成员多原发癌9例),发病年龄19~74岁,其中结直肠癌灶120个,肠外相关肿瘤32个.在24个HNPCC家系的先......
作者:颜士岩;周晓燕;蔡三军;于宝华;罗定存;杜祥;施达仁 刊期: 2007- 12
-
放射性塑料胆管支架的实验研究
目的设计及制作放射性塑料胆管支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及制作携带125Ⅰ粒子的塑料支架.选用健康家养猪16只,胆总管植入放射性塑料胆管支架,放射计划系统(TPS)计算距粒子轴心5mm处的参考点剂量,根据剂量不同分为3个照射组:50Gy照射组(n=4)、100Gy照射组(n=4)、150Gy照射组(n=4).另选同级别猪4只,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2),仅作胆管造影,不植入支架;支架对......
作者:刘军楼;许国铭;刘岩;蔡振寨;李兆申;邹多武;满晓华;金晶 刊期: 2007- 12
-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Ⅱ与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异同点,提高对罗马Ⅲ标准的认识.方法2006年7月至8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2552例,其中2195例同意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有554例临床诊断为FD,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比较两种诊断标准的差异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①554例FD患者中符合罗马Ⅱ标准的有121例(21.84%),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有158例(28.52%),......
作者:高晓阳;邱敏霞;黄虹;侯晓华 刊期: 2007- 12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及肝脏病变特点.结果3例肝功能正常.6例肝功能轻度异常.肝组织病理改变差异极大,可见不同程度纤维化、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轻至重度脂肪变性.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病理学改变程度较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早期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可与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肝纤维化同时存在.......
作者:田沂;杨旭;蒋永芳 刊期: 2007- 12
-
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纳米粒子对小鼠的抑瘤作用
目的制备包被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子,观察其对裸鼠人胃癌SGC-7901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离子凝胶化反应制备CTS-Pasp-5FU纳米粒子.选择24只裸鼠制备人胃癌SGC-7901移植肿瘤模型,根据注入药物不同均分为CTS-Pasp5FU组、5-FU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d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应及骨......
作者:张丹瑛;吴莉莉;王吉耀;郑永丽;董玲;沈锡中 刊期: 2007- 12
-
毒蕈碱类受体参与胃起搏并调控胃慢波活动
有研究表明,低频胃电起搏/刺激(gastricelectricalpacing/stimulation,GES)能使胃节律紊乱恢复正常、促进胃排空[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是哺乳动物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毒蕈碱类受体广泛分布于胃肠道.有研究表明,胃肌间神经丛参与胃慢波活动的调控.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胃起搏促进胃肌间神经丛内Ach的释放[1].......
作者:余跃;殷光甫;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7- 12
动态资讯
- 1 5-氨基水杨酸在结肠炎癌变模型小鼠中的初步研究
- 2 幽门螺杆菌对胃腺癌AGS细胞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 3 法莫替丁对重危患者胃食管反流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 4 埃索美拉唑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有抑郁或焦虑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 5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 6 43例缺血性心脏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 7 以焦虑症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
- 8 微 RNA-216a 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及病情预测的价值
- 9 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诊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0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与胃窦部动力
- 12 不同pH值培养液对肝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 1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冰水及直肠扩张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 14 六磷酸肌醇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转移特性的影响
- 15 肝性胸水34例回顾性分析
- 16 土槿皮乙酸B对结直肠癌细胞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7 内镜下夹子结扎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探讨
- 18 放化疗诱导入直肠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19 酸性氧化电位水胃镜消毒法对龟分枝杆菌杀菌效果的研究
- 20 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