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性肠病治疗策略:逐步升级抑或逐步降阶疗法?
关于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国际指南推荐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患者使用逐步升级(bottom-up)的治疗方法.逐步升级疗法是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治疗从采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和(或)布地奈德、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开始,对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慢性-活动性患者下一步应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治疗.对免疫抑制剂无效者,则予以生物学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
作者:Reinshagen M;胡品津;陈白莉 刊期: 2008- 12
-
肠道微生物群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古语说,为了解整体首先必须了解其组成部分.这同样适用于对人的胃肠道研究.正如生物学中大多数领域,我们已经积累了关于该系统分化和特异性的大量知识.从大体解剖到分子生物学,我们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于肠道的功能和工作过程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虽然已将现有的遗传调节和生物化学技术应用于人类研究,至今仍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以宿主为中心的工作重点中,仍然未能充分认识小组成部分的作用,即我们常驻的微生物.......
作者:Drabik K;Kahn SA;Chang EB;刘玉兰;曹珊 刊期: 2008- 12
-
肠上皮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肠表面上皮细胞(IEC)一直被认为是肠腔内容物进入肠道的有效屏障,具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参与营养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的功能.在炎症性肠病(IBD)时,IEC的这些作用出现异常.IEC还参与了肠黏膜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促进IBD的炎性反应进程.在许多IBD动物模型中均发现其原发性缺陷位于肠上皮层,并出现肠黏膜通透性缺陷.同样,IBD患者中有近10%/5的一级亲属中也出现相似的肠黏膜通透性缺陷......
作者:Mayer L;刘占举 刊期: 2008- 12
-
生物学疗法在亚洲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在不断揭秘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具有治疗干预作用的靶点[1.2].目前一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均是肠道对尚未明确的环境触发因素发生过度免疫反应所致.这一概念开启了发展针对肠道微观生物医学(theintestinalmicrobiome)进行干预治疗的设想.此外,针对抗原处理与递呈、T细胞激活、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刺激抗炎细胞因子、抑制血液......
作者:Hanauer SB;郑家驹 刊期: 2008- 12
-
糖皮质激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IBD)是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适应证.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对UC患者,激素可经静脉、口服、直肠灌注或栓剂给药.直肠灌注或栓剂的成分可以是传统使用的激素、布地奈德或人体生物利用度低的其他激素.对CD患者,传统使用的激素可以口服给药,亦可静脉给药.布地奈德可以口服.......
作者:Sandborn WJ;韩英 刊期: 2008- 12
-
中国炎症性肠病患病情况分析
近20年来,炎症性肠病(IBD)病例数在国内迅猛增加,相关研究也高潮迭起[1],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IBD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了解IBD在国内的患病情况,我们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进行文献复习,并进行了全国多中心的以医院为基础的IBD病例调查,同时也调查了部分IBD危险因素.......
作者:欧阳钦;王玉芳;胡仁伟;杨曦;肖南平 刊期: 2008- 12
-
预断溃疡性结肠炎自然史的可能性
在提高炎症性肠病(1BD)疗效的同时,因治疗产生的毒性也可能增加,因此筛选出高危患者尤为重要.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与溃疡性结肠炎(UC)自然史为相关的临床终点事件,然后明确能预测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作者:Loflus EV;吕愈敏;刘揆亮;顾芳 刊期: 2008- 12
-
炎症性肠病的癌变预防及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的潜在化学预防作用
虽然炎症性肠病(IBD)终发展为结直肠癌的概率较低,但IBD相关性结直肠癌一直被认为是令人担忧的并发症.近年来,该领域进展颇多,如确定了癌变的危险因素,癌症预防相关研究的证据日益增多.目前认为IBD发展为结直肠癌的大危险因素是疾病持续时间,成功的预防策略应包括对这些远期结局进行早期干预.本文旨在综述该领域的新进展,包括IBD相关性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化学预防,特别强调5-氨基水杨酸盐......
作者:Rubin DT;冉志华;童锦禄 刊期: 2008- 12
-
遗传学的临床应用
本文主要阐述与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一些新基因以及遗传学研究在IBD发病机制方面的进展,同时探讨遗传学在预测家系其他成员的发病风险、疾病的自然病程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潜在价值.......
作者:Jewell DP;吴开春;张永国 刊期: 2008- 12
-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在过去几年中,炎症性肠病(IBD)病理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①遗传易感性;②屏障功能;③肠道菌群;④天然免疫;⑤适应性免疫.......
作者:Podolsky DK;夏冰;陈志涛 刊期: 2008- 12
动态资讯
- 1 抑酸深度与酸相关性疾病
- 2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除胃血管球瘤一例
- 4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
- 5 采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46例疗效分析
- 6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 7 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关系
- 8 华法林钠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
- 9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胃癌相关性分析
- 10 慢性便秘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 11 肠上皮干细胞标志分子在小鼠放射性肠炎中的表达
- 12 小肠多发脂肪瘤并肠套叠一例
- 13 几种粪便脱落细胞检查方法的大肠癌筛检效率比较
- 14 嗜酸性胃肠炎一例
- 15 单纯只累及食管的克隆病一例
- 16 肝细胞癌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
- 17 消化道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一例
- 18 小肠肿瘤诊断:双气囊小肠镜与其他检查手段的对比研究
- 19 蛋白磷酸酶2A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 采用精准序贯治疗的右肝巨块型肝癌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