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10例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infliximab)治疗10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开放性研究英夫利西静脉滴注治疗经常规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8例和以反复下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D患者2例.在第0、2、6周给予5mg/kg荆量作为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维持,临床与内镜随访30周.结果①治疗2周时,8例活动性CD患者中5例有效;30周时......
作者:陈白莉;陈旻湖;高翔;肖英莲;黄美娟;胡品津 刊期: 2008- 12
-
胰腺癌分泌型凋亡相关蛋白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甲基化模式及意义
目的研究胰腺癌分泌型凋亡相关蛋白2(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模式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3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慢性胰腺炎和7例正常胰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抽提上述标本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聚合酶链反应扩增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区域,测序明确该区域CpG位点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S......
作者:宋健;高军;杜奕奇;曹佳;吕顺莉;许国铭;李兆申;龚燕芳;满晓华 刊期: 2008- 12
-
炎症性肠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癌变率及发展为肠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0月所有确诊的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513例.建立病史资料库,并按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诊断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治疗与转归等多项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1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242例,其中4例终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65%,4例形成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率1.65%.271例克罗恩......
作者:赵玉洁;袁耀宗 刊期: 2008- 12
-
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随访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IBD)1个月的疗效及1年后的转归.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9年确诊为克罗恩病(CD)患者5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54例,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和1年后的疗效.Logistic回归分析决定预后的影响因子.结果共有21例(38.2%)CD患者和20例(13.0%)UC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2例UC患者失访).经1个月治疗后,21例CD患者中......
作者:张烁;吕宾;晁冠群;郭赟;张璐;孟立娜 刊期: 2008- 12
-
联合多种胆道介入方法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
随着内镜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1,2].解除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介入治疗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胆道镜等,各种方法均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对病情复杂的病例,有时需同时联合以上两种方法才能取得成功,现将几种联合方式及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凤海;孙媛媛;张薇;陆蕊;胡冰;陆正华;王书智 刊期: 2008- 12
-
肠易激综合征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IBS的症状常由饮食诱发或加重,提示食物过敏可能引发IBS.本研究旨在探讨IBS与食物过敏的关系.......
作者:陈云峰;张炜;王德旭;周忠明;毕仕强 刊期: 2008- 12
-
脾切除术后横结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患者男,40岁,因腹痛、腹泻半天,便血2h入院.患者半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遂来我院就诊,患者为持续性胀痛,以脐周及左侧腹部为主,无放射痛,腹泻5次,为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无恶心、呕吐、呕血,无发热,无胸闷、憋气,无头痛、头晕,予以头孢哌酮、替硝唑抗感染,山茛菪碱解痉治疗后腹痛减轻,但患者2h前出现便血2次,为暗红色血,总量约300ml,即刻收治入院.患者于10年前因门静脉高压行脾......
作者:闫佩云;刘军光 刊期: 2008- 12
-
嗜酸粒细胞与消化道疾病
胃肠道是接触和抵御各种抗原的一线屏障,为活跃的免疫器官.由食品、药物过敏、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引发的免疫功能改变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介导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嗜酸粒细胞作为胃肠黏膜的免疫活性细胞,是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倍受关注.......
作者:张薇;高峻;许国铭 刊期: 2008- 12
-
萧树东教授当选为2008-2010亚太胃肠病学会主席
......
作者: 刊期: 2008- 12
-
中国炎症性肠病的诊断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CD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病变可累及消化道各部位,以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为常见,病变为穿壁性炎症,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
作者:吴开春 刊期: 2008- 12
动态资讯
- 1 不同部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 2 高海拔因素对人胃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 3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在胆酸诱导Apcmin/+小鼠肠腺瘤癌变中的作用
- 4 联合应用粉防己碱与甘草酸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预测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潜在指标
- 6 肝硬化患者腹水细菌移位的发生及短期随访结果
- 7 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不同亚型的近端胃功能评估
- 8 成人巨结肠类缘病18例诊治探讨
- 9 核糖核酸干扰沉默生长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对胃腺癌AGS细胞凋亡的影响
-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肿瘤坏死因子微卫星遗传易感性研究
-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免疫效应和影像评估
-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 13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 14 炎症性肠病与精神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15 微小核糖核酸-18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影响
-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
- 17 大鼠胃溃疡及自愈过程中胃泌素、生长抑素与G、D细胞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胆结石患者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19 肝细胞核因子4α对肝肿瘤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 饮食因素与海岛居民胃癌高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