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0年第7期文章
  • 苯丙素甙化合物逆转耐药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关系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逆转剂的筛选方面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但逆转剂严重的不良反应仍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1].中药因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从中药的活性成分中筛选肿瘤逆转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苯丙素甙化合物(phenylpropanoidglycosides,PPG)是从我国西北植物红纹马先蒿中提取n],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的特性.但其是否......

    作者:马强;吕志诚;张方信;陈嘉屿;常宗宏 刊期: 2010- 07

  • 实时荧光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甄别活性幽门螺杆菌方法的建立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1-2].Hp生长缓慢,通常在微需氧条件下要3~7d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形成针尖状小菌落,且对培养条件要求较高,因此给临床消化道疾病确诊带来很大麻烦.Hp的检测方法目前已有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活检标本切片染色、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学方法等[3].......

    作者:林国友;尤志富;张雪燕 刊期: 2010- 07

  • 罗格列酮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对抵抗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高脂血症的人群越来越多,由高三酰甘油血症引起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随之增高;而三酰甘油的调节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激素调节.因此,脂肪激素在AP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抵抗素(resistin)是新近发现的由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与胰岛索抵抗有关,可引起肥胖和高三酰甘油血症[1],并且参与炎性反应,调控细胞因子的释放[2];而过氧化......

    作者:徐克群;薛乐宁;龚燕芳;吴洪玉;金晶 刊期: 2010- 07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可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对判断慢性肝病的疾病进展、临床结局、选择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及其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肝穿刺病理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肝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从性较差;存在抽样误差和观察者误差;且仅取到五万分之一的肝组织.可能会低估真实病情[1].血清学检查具有无创、易检测、......

    作者:吴盛迪;刘黎黎;李蕾;朱新宇;王吉耀 刊期: 2010- 07

  •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及预后的关系

    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来自肝脏,存在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文献报道GGT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1-2],但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1997年至2002年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110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肝细胞癌患者术前GGT升高的临床病理机制,并就GGT与肝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生存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做一探讨.......

    作者:殷欣;张博恒;陈晓泓;任正刚 刊期: 2010- 07

  • 褪黑素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及其受体表达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其中10%~20%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L1],病死率高达15%~20%[2].胰外器官损伤中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仅次于肺功能障碍,为14%~43%[3],且大多同时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损害,发展至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后病死率高达80%.褪黑素(melatonin,......

    作者:金尹;陈丽倩;张浩;吴建胜;高道键;孙学成;贾国葆;黄智铭 刊期: 2010- 07

  •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学治疗的临床观察

    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例数占恶性肿瘤总数的41%[1].化学治疗为常用治疗方法,但疗效欠佳.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是新的靶向抗癌药物.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共21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男15例、女6例,年龄45~71岁,平均52岁.其中胃癌10例、结直肠癌6例、食管癌3例、胰腺癌2例.既往均接受过至少1种方案的化......

    作者:李瑜英;李燕 刊期: 2010- 07

  • 含氢溶液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四氯化碳(CCl4)有较强的致肝脏毒性,目前普遍应用于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CCl4进入体内后,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激活,产生活性三氯甲基自由基、二氯甲烷自由基和过氧化三氯甲烷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与细胞内和细胞膜的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使酶功能失活,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1].CCl4还可激活库普弗细胞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扩大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肝损伤.近年......

    作者:谢江;陈国庆;曹保轩 刊期: 2010- 07

  • 以多发性浅溃疡为主要表现的胃梅毒

    患者男,42岁,上腹部隐痛,腹胀伴反酸烧心5个月余,疼痛无规律,无放射痛.外院胃镜示胃溃疡,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规律治疗1个月后症状无明显缓解.PET-CT检查提示,胃窦部胃壁增厚,荧光染色增强,怀疑胃癌可能.为进一步诊断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镜术中所见:胃壁增厚,胃腔略缩小,蠕动减弱,胃体大弯有中等量食物残留.胃窦小弯偏后壁见多处浅溃疡,被薄白苔,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活检质硬,胃窦其余黏膜......

    作者:何宝国;江月萍 刊期: 2010- 07

  • 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

    随着抗血小板药物广泛使用,胃肠道出血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共同发表共识意见,认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对于预防及治疗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道损伤有重要作用,推荐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PPI,但两药联合使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

    作者:蔡建庭;吴佳 刊期: 20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