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分析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并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62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POEM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并与62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患者POEM术前Eckardt评分为7.80±1.20,术后6个月为1.0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32,P<0.05),临床症状较术......
作者:高楠;史冬涛;李锐;张德庆;陈卫昌;姚萍;马颖才;原丽莉;杨晓翠 刊期: 2015- 12
-
微RNA-21在49例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miRNA-21在IB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26例CD患者、23例UC患者和19名健康对照者的肠黏膜及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NA-21表达水平.比较11例CD患者经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前后肠黏膜及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NA-21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血清TNF-α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NA-21......
作者:石岩;马彩云;何冲;刘占举 刊期: 2015- 12
-
无创检查参数对肝硬化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参数和血生物化学因子与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关系,探讨其诊断严重EV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各种病因的肝硬化住院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明确EV的存在和程度,分为中/重度EV组78例,无/轻度EV组24例.采用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方法检测门静脉充血指数(PV-CI)、肝静脉减振指数(HV-DI)、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和肝内循环时间(IHCT),并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
作者:许晓勇;张超学;时晨;许建明 刊期: 2015- 12
-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被初次诊断为RE的患者中选取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分.而后分成HAMA和HAMD阴性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HAMA和HAMD阳性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联合治疗......
作者:覃立锋;张继乔;郑晓辉;王晶晶;吕小平 刊期: 2015- 12
-
食管恶性肿瘤850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10年内850例食管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纳入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被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的8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肿瘤部位、大体类型、肿瘤病理类型、TNM分期等.所有数据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850例食管恶性肿瘤中,病变位于食管颈段33例(3.9%),食管上段119例(14.0%),食管中上段44例(5.2%),食管中段409例(48.1%),食管中下段123例(1......
作者:陈慧;詹俊;于钟;钟娃;刘思齐 刊期: 2015- 12
-
胰腺癌细胞来源的微囊泡影响糖代谢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来源的微囊泡及其包裹的miRNA在胰腺癌诱导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种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及PANC1的培养上清液,使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微囊泡,通过蛋白质印迹试验及荧光标记的方法证实胰腺癌来源的微囊泡可进入胰岛细胞株MIN6中.分别测定3种胰腺癌细胞分泌的微囊泡及去除微囊泡的上清液中miRNA-19a的含量.以经3种胰腺癌细胞来源的微囊泡分别处理后的MIN6细......
作者:庞文璟;戴欣;陈熹;袁耀宗 刊期: 2015- 12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分析
目的探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的差异,以及肠道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梭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埃希菌属作为目标菌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UC患者(活动期组20例、缓解期组15例)及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及乙状结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标本中6种目标菌群的含量.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
作者:褚源;王巧民 刊期: 2015- 12
-
Dickkop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的TNM分期是胃癌重要的预后判断因素,但是相同分期患者的预后却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新的指标来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Dickkopf家族包括Dickkopf-1、Dickkopf-2、Dickkopf-3和Dickkopf-4,还包括与Dickkopf-3类似的DickkopfL1/Soggy[1].Dickkopf-1是分泌型蛋白,在胚胎发育中对细胞的复制、增殖起重要作用,可以......
作者:马刚;戴伟杰;严伟;陶国权 刊期: 2015- 12
-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促胃液素17对山西省胃癌筛查的价值
日本等国家已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进行胃癌普查和早期诊断[1].日本的长期大规模研究表明,将血清PGⅠ≤70μg/L,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ratio,PGR;为PGⅠ/PGⅡ)≤3.0作为界值时,PG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1-3].由于人血清PG水平受种族和饮食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和地区人群的血清PG差异很大,不同国家关于血清PG异常的......
作者:赵丹瑜;陈星;汪嵘;马瑞军;俞海艳 刊期: 2015- 12
-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及转归危险因素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liverabscesses,BLA)是细菌经各种途径进入肝脏,肝实质发生炎性反应、坏死继而形成脓肿,是一种继发性感染性疾病,为内科常见的严重消耗性疾病.病原菌可经胆道、门静脉、肝动脉和开放性伤口直接进入肝脏,亦可由肝脏附近组织感染灶直接蔓延.BLA多无典型临床表现,急性炎性反应期常被原发病所掩盖.本病多起病急、进展快,易并发败血症、肝功能损伤等.现回顾性分析四川大......
作者:王曲倔;曲俊彦;黄亮;廖志鸿;杨尧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大鼠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及叶酸对其的影响
- 2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8例分析
- 3 三联脆组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4 肝脏恶性间叶瘤一例
- 5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140例疗效观察
- 6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
- 7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的研究
- 8 以腹腔淋巴结肿大为突出表现的结节病
- 9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 10 原发性胃淋巴瘤63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 11 腹腔巨大错构瘤一例
- 12 以腹痛为主的纵膈型肺癌一例
- 13 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过氧化氢酶疫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 14 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白细胞介素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调查
- 15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 16 人核糖体蛋白S13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 17 亚太地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意见解读(五):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及不良胃肠道事件的预防
- 18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肠梗阻
- 19 微囊蛋白-1在胆囊结石模型小鼠肝脏胆囊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 应加强早期胃癌诊断